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370章 帮忙找两个先生(2 / 2)

四是商业税提成,从商业交易的税收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于教育。

大乾对教育还是很注重的,把“兴学”作为培养人才,济世救民的基本手段。

朝廷对县令三年一次的“考课”,除了考核钱粮征收,社会治安,司法审判,户籍管理之外,还要考察劝课农桑跟教化民风。

其中教化民风就是重视地方教育,修建学校、聘请教师,鼓励百姓子弟入学读书。

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道德规范,使百姓知礼守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所以顾洲远在大同村办学堂,是可以帮侯县令加上一笔政绩的。

一切都不用他操心,只要出两个老秀才,就捞得这般丰厚的回报,侯县令自然很是大方。

想通了其中关窍,顾洲远便也不跟他客气。

他道了一声谢,想了想又道:“我还想请县令大人帮我寻两个女先生,当然女先生的廪饩由我来出。”

请不要说古代女子不可能上学这样无知的话。

在我国古代宋朝,女孩子也是可以上私塾的。

除了官办的学馆不收女子,家族学馆还有先生自已家开办的私塾都是收女学生的。

女子除了识文断字,还要在茶道、棋艺、歌舞、厨艺、刺绣……种种才艺中,起码选修一门才艺。

当然,要是有那等天资卓越的女子,也可能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在宋朝,才艺俱佳者,被称作“本事人”。长大后可以应聘到大户人家当伴读、茶艺师、绣娘、厨娘等等。

这些职业都属于高薪白领了。

侯县令捋着胡子想了想道:“找女先生可能要花费些时日才行。”

顾洲远笑道:“县令大人不必急于一时,慢慢带着找便是了。”

侯县令自然是满口答应。

顾洲远又打听了一番,知晓女先生的工资要比老秀才要高得多。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

而且能舍得为家里女娃请先生的家庭,绝对是不缺银子的。

所以外面正儿八经的女先生,月薪竟高达4两银子!

不过这点小钱,顾洲远自然是不放在心上的。

把这些事情给谈妥了之后,顾洲远便起身告辞,准备回村。

侯岳拉了他一把,冲他挤眉弄眼。

顾洲远勉强能明白,他是想让自已先别忙着走。

顾洲远一脸懵逼停在原地。

就听侯岳清了清嗓子道:“老爹,你知道的,我远哥是晓得你手头短银子,这才没要那笔赏银。”

顾洲远一脸无奈。

侯县令额头也隐现黑线,这个逆子!

刚刚全赖顾先生照顾面子,自已才得了一个台阶下。

这逆子就一定要让他放点血才甘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