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贲镇守边关的确功劳不小,其他军士难道就差了不成?
赵祯放下茶杯,侧目看着赵铮。
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
赵铮这孩子胆子真够大的!
把事闹到这个地步,就是想让他出面调解。
还敢在他面前动歪心思,确实有点胆量!
不过他并未责怪,只是挥手让赵铮坐下。
“朝廷对边防将士向来优待,你们不用多言。”
稳住局面后,赵祯又看了看赵宣和赵琙。
“至于你们说的话,实在过于偏颇了。”
“我们大胤之所以繁华昌盛、安宁太平,自然是离不开边防将士的努力。”
“但在大胤境内,其他人员也都有其贡献。”
“不能有失公允!”
虽然他的语调平和,却依然带有一丝训诫的味道。
赵宣深吸一口气,连忙恭敬回应。
“父皇所言极是!”
然而,袍袖中的拳头却不自觉紧握起来。
这一次宴会中与赵铮直接交锋,竟然还是输了一筹!
赵琙随即点头附和,不敢再多言。
就在这时,赵贲笑着起身,再行一礼。
“父皇洞察秋毫,铭记将士之功,儿臣甚感欣慰。”
“若边关将士听闻父皇此言,在战场上定会更加奋勇杀敌!”
话音未落,他又转了个方向。
“依儿臣之见,不论是在边关还是大胤国内,有功必赏无可厚非。”
“但如果有人以此自傲,便是对不起父皇!”
“说起来,今日回京的路上,恰好也遇上了七弟!”
说着,他目光瞥向赵铮,笑容满面。
赵铮眼中精光一闪。
原来在京城街道上赵贲没有发作。
是打算借机在父皇面前告状?
赵祯微微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赵铮。
赵贲笑着摇摇头,仿佛这只是件小事而已。
“当时七弟带着一大队兵马在京城街头,气势恢宏!”
“即便是儿臣从西南带回的边军,也不得不避开锋芒!”
避让锋芒?
听到这里,其他皇子心中一震!
这不是什么好话!
赵贲从西南带回的边军,都是历经生死、在艰苦条件下磨练出来的。
每个人都有不少战功。
按理说,这支队伍随赵贲回到京城,所有人都应该礼敬三分。
怎么可能需要他们去躲避别人的锋芒?
赵宣眼睛闪烁,嘴角慢慢浮起一抹微笑。
已经明白了赵贲的意思。
但他面上却装作不明就里,连忙问赵贲。
“二哥说错话了吧?”
“七弟先前攻下东瀛藩国,立下赫赫战功。”
“父皇才赏给他五百禁卫军。”
“而二哥带来的边军同样是为国奋战。”
“双方见面,理应互相尊敬,何必避让?”
赵宣话语疑问,似乎在指出赵贲的疏漏。
实际上却是在挑拨赵铮和赵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