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1(2 / 2)

“那为什么以前总觉得麻烦呢”方杰自问了一句,接着又摇头一笑。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不相信别人,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信,而是不相信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好处,换句话说,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觉得其他人对自己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利用价值不高。也就觉得麻烦了。

一直以来,方杰都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用与被利用之间的关系,但朋友之间是否也是如此呢如果是,那为什么自己对待静琳和残剑地态度,与对待忘情的态度不一样呢如果纯粹地是利用,为什么就不让忘情帮自己瞬间刷满易容术的条件呢难道是大男子主义或是自尊心作祟难道是对忘情有别样的想法还是说自己有自虐的倾向

如果不是,那朋友之间依靠什么来维系关系呢感情么连爱情都难以天长地久。何况是友情难道是我人品好,人家静琳、残剑和忘情就是想无私地帮我还是说他们吃饱了撑的,没事做特意来看我这个武学废材耍猴戏抑或是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我这人很有趣,愿意跟我一起可我哪里有趣呢是长相太喜剧,还是性格太悲剧

一时间。方杰脑袋里冒出了无数个问号,而且有些问题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搞怪,仔细思索了一会后,给了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并且更加清晰地理出几条“人际利用论”:

需要决定价值。你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他人对你地需要;他人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你对他人的需要。你对他人的需要的满足度越高,你的价值越大;你对他人的需要的满足度越低,你的价值越小。

当你不能满足他人需要时,你就是一个没有价值地人;当他人不能满足你的需要时。他人就是没有价值的人。换句话说。只有高价值的人在与他人交换利益时才能得到高价值的物,你的需要才能够因此得到高度地满足。

假如你想与某人成为朋友。或与他达成某种交易,那么你必须能够提供某种利益,满足他的某种需要。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交换利益、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彼此才能建立密切的关系。当你没有能力向对方提供他所需要的利益,这就意味着你与他的关系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有钱的人跟没钱的人、有权的人跟无权地人彼此很难建立密切地关系,很难成为朋友,因为其中一方对于另一方来说满足度太低,双方无法交换各自所需的等值物,没有利益基础。

分析到这里,方杰忽然间意识到,他为什么不愿让忘情帮自己了,一开始他只以为让忘情帮自己就是在作弊,没了快感,如今看来,其实质是因为他和忘情只是一种“没有关系”地关系,尽管这种“没有关系”的关系被他硬性地用1万两黄金来标价,但最终还是由于差距过大,觉得自己对忘情的利用价值不大,单凭那几句忽悠人的话难以形成等价交换的基础,也就有意无意地回避了。

而静琳和残剑则不同,大家的情况差不多,即使残剑学了辟邪剑法,但因为没内力,又判了师,所以让方杰觉得,三人之间是可以建立等价交换基础的,就算他今天帮了我,但我明天或许就能帮助他,并且也有能力帮他,潜意识里,方杰知道,朋友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在这种能够等价交换的基础上才能长远和牢固。

想到这里,方杰不由得一笑,静琳曾说他感情太封闭,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他只是在寻找一种较为永恒的感情,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他都想固定并且稳定下来,要么不谈感情,要谈感情,他希望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建立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

理清了“人际利用论”之后,方杰又进行了一番深化和反思。并且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是以交换物地价值高低来分群的,一般情况下,只有当交换物等值时,彼此才会发生交换关系。拥有高价值交换物的人会自然形成一个关系密切的阶层,拥有低价值交换物的人也同样会自然形成一个关系密切的阶层。长期拥有低价值交换物的人,跟长期拥有高价值交换物地人很难成为朋友因为彼此没有利益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等值交换物。

谁也不愿意用一个高价值的物与一个低价值地物交换。所以,穷人没有富朋友。富人没有穷朋友。

这一点,无论是现实中还是游戏里,都一样。游戏里的那些高手,只会跟高手接触,心中也愿意和高手接触,即使是敌人,打败对方。至少能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快感。很难想象,一个绝世高手会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为朋友,当初静琳还是峨嵋派第一高手的时候,只是觉得方杰有趣才和他关系密切了一点,但心中并未像现在这样将方杰当成了一个可靠的朋友。

而且方杰也十分清楚,即使是现在,恐怕静琳和残剑也只是觉得方杰是一只“潜力股”,才会跟随他。若是自己长期毫无用处,长期价值过低,恐怕这些人也会渐渐离心,随手抛掉这只被他们看错的“垃圾股”,当然,从本质上来说。方杰看待这两人,也同样是这么想地。

所以,方杰意识到,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价值,才能长期稳固地维系朋友之间的关系,而且,价值越高,以后的朋友肯定也会越多,而朋友越多,代表着可以不断地交换各种需求。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

“助人而后得人助但首先自己得有帮助他人的能力和资格”念及此处。方杰忽然想起了药罐,那人就是典型中的典型。帮助他人地同时,也在帮助自己,不仅快速冲起来了技能,而且还结交了无数的朋友,方杰甚至敢肯定,各派顶尖高手肯定都跟他有过交集,若是药罐振臂一呼,恐怕天下就要大乱了。

“交往就是交换。一个人如果没有可与他人交换的物,他对于别人来说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这样的人当然没有朋友。”继续深化下去后,方杰心中微微有些得意:“有朋友的人,就是有价值地人,看来我还没到一无是处的地步”

想到这里,方杰心中还是隐隐有些不安,仔细一推敲,明白过来了,或许是因为这种人际利用论过于直白和赤o裸,让他觉得自己有点阴谋论的感觉,毕竟没有人不很反感被别人利用,觉得被人利用似乎是莫大的耻辱。

可转念一想,方杰心安理得地笑了笑,其实,能够被人利用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被别人利用,说明有可利用的价值,没有价值的人才不会被他人利用。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是可悲的。有利用价值的人比没有利益价值地人强一百倍甚至一万倍

所谓地“互惠互利”或“互相帮助”,其实就是在提倡相互利用,人的价值只有通过被他人利用才能体现出来,没有利用价值地人没有朋友,有利用价值的人才有朋友。所以,越是富贵的人朋友越多,越是贫穷的人朋友越少。

当然,很多人认为:没有谋取利益动机的朋友才是真心的朋友,甚至才算是朋友。

不过这在方杰看来,是一种很天真、很幼稚的观点。世界上没有不为谋取利益而交往的朋友,互相利用是友谊的基础,其实根本不必在意他人有利用你的意图,只要他没有害人之心,那么他就不是你的敌人,只要他以不伤害你的方式与你交换利益,那么他的这种企图心就是真心的他是真心与你交换利益。

如果要求他人对你无私奉献一切,并以此作为对方是否是真心朋友的标准,这不仅别人做不到,而且连你自己也做不到。这种单方面的要求不仅是荒唐的,而且也是不道德的。要求别人无私的人,往往自己是最自私的人,最孤独地人也是最自私的人。自私的人找不到朋友是理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