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上个赛季的欧冠决赛,最终的决赛就是曼联与切尔西的英超内战。
所以很多人认为冠军基本上会从巴塞罗那和英超的四支球队之间产生,不像欧联杯,每一支球队都有冠军相。
热刺队与矿工队的比赛也来到了最后阶段,老雷德克纳普也开始招呼队友开始压上,他需要在主场拿下一场胜利,既然无法确保对手拿不到客场进球,那最起码要把比分上的优势留在主场。
但热刺队目前的阵容在需要强攻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少办法。
矿工铁卫齐格林斯基就像是一堵墙一样,多次阻挡了热刺队的进攻。
“真强啊,原来我们队内也有一个这种的怪物级中后卫啊。”徐琦看到齐格林斯基的表现,也感到非常踏实。
其实在完成客场进球并且把比分扳平后,矿工队就开始回收防守了。
包括徐琦在内,在教练的安排下回收地比较靠后,前场的反击点基本只留威廉一个。
甚至有时候,威廉都收回来。
客场一比一的比分是他们可以接受的。
顶住了最后时间段热刺队的反扑后,球员们终于听到了裁判吹响全场比赛结束哨子的声响。
最终虽然是平局握手言和,但双方球员的心情确实完全不一样。
矿工队在客场获得了一场有客场进球的平局,因此他们自然就像胜利方一样相互拥抱庆祝。
而热刺队,则像是输了球一样,这样的比分对他们非常不利,他们想要在欧联杯上走得更远,恐怕需要在一周后双方的第二回合较量中拿出更好的状态来。
“比赛结束了,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比赛不是吗杰米,你觉得哈里先生在这场比赛中的临场指挥可以打多少分”莱因克尔有些笑意地看着杰米雷德克纳普,他确实很想听到小雷德克纳普对他父亲哈里雷德克纳普关于这场比赛指挥的评价。
“我觉得,他把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到了联赛上了,这场比赛的平局并不是什么意外。”小雷德克纳普答道。
“矿工队是一支非常有实力的球队,可能他们队内的球员我们并不太熟悉,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支非常有实力的球队,他们阵中的球员都是一些可以在英超联赛立足的球员,包括那名中国的球员,脚下都仿佛有着一些魔力一样。”
“那名中国球员叫什么来着”
“琦徐徐琦”
“是的,中文发音应该叫,徐琦。”
“我会记住这个名字。”
第167章赛后至赛前
赛后,卢塞斯库也特意带着徐琦去参加了赛后的新闻发布会。
这让徐琦感到有些意外,不过他倒是也没有推辞,毕竟跟记者打交道他也并不陌生,就算对方是外国记者,但其实也都差不多。
当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后,徐琦也看到了不少的中国媒体,这里毕竟是伦敦,有着大量的中国媒体在这里驻扎。
有些记者专门跟切尔西、有的专门跟阿森纳,当然专门跟热刺的到或许不太多。
在伦敦这个大都市,每天会从这里诞生太多太多的足坛新闻,有真有假,十分热闹。
甚至有些驻扎在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的记者也特意来到伦敦,这些记者也都是经常围着一些当今足坛的大人物转的知名记者。
不过今天,他们是专门来采访徐琦的。
毕竟这是徐琦来到欧洲的首秀,很多人对徐琦都抱有很大的期待,自然会非常关注这场比赛。
很多熬夜看球的球迷一部分觉得他们并没有白熬夜,至少看到了徐琦的表现,并且觉得徐琦发挥不错。
当然也有一部分球迷对徐琦的期待值比较高,他们觉得徐琦没进球、没助攻也没什么好吹的,也在网上对那些吹徐琦表现多么多么好的人表示鄙夷。
毕竟中国难得出现一位能够在欧战赛场上出场并且完成精彩表现的球员,进球、助攻这些方面还是需要给徐琦一些时间的。
更多人相信,徐琦在欧洲的表现会越来越好的。
发布会上。
很多英国记者几乎都是问卢塞斯库的问题,他们似乎更关心贾德森、威廉、费尔南迪尼奥这些球员什么时候到英超去踢球。
对于英国记者如此的问题,卢塞斯库表示非常无奈。
他只是习惯性地表示这些球员现在是矿工队的球员,希望这群记者不要问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
不过随后,也有英国记者开始向徐琦提问。
他们也拿到了徐琦的一些资料,所以比较关心徐琦在替补席的时候抢戏的事情。
“被贝尔撞倒后,你为什么不把贝尔拉起来”一名英国女记者问道。
“你也知道,被撞倒的人是我,应该是他把我拉起来吧,但是我并没有找他帮忙,我自己轻松地就站了起来。所以我不认为他如果没有我的帮助就站不起来。”徐琦自然是不觉得自己当时的行为有什么。
不过他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英国记者的啰嗦和八卦。
“我觉得这是礼貌的问题,把对手拉起来是一名绅士应该做的,先生。”那名女记者又说道。
“什么叫绅士”徐琦自然是知道绅士这个单词的意思,但他故意装听不懂,然后又笑着说,“谢谢你,我想我学到了一个新的单词”
随后,徐琦又连续得到了几个记者的提问。
这些记者都是中国的记者,显然他们有更多关于徐琦的问题要提问。
毕竟去乌克兰采访徐琦实在比较麻烦,他们难得在伦敦见到徐琦,而且徐琦竟然被主教练带来参加新闻发布会,这确实让他们获得了一次非常好的采访机会。
“你来欧洲踢球也有快三个月了,感觉在欧洲踢足球和在中国踢足球有什么不同吗”中国国内的记者总是喜欢问一些平淡中似乎带一些专业性的问题。
当然,这种问题徐琦也最容易去应付。
“当然,太多不一样的地方了。这里踢球的节奏更快,也更加职业。同时语言、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和在国内不一样。我到这里后,甚至觉得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不过,我还是很好的适应了这里。”徐琦回答地很认真,也很全面,尽管他自己也觉得这个问题很无聊。
国内的记者又问了一些同样比较平淡的问题,徐琦也都一一答复了。
终于,结束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