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1(2 / 2)

潘云凤连连点头,一脸凝重,感到了巨大的危机,严肃的爬伏在西侧的斜坡上观察。

也许小鬼子被战魂之歌激怒,使用榴弹炮轮炸群山,由东方飞来,宛如一片氤氲吹来。

炮弹覆盖之下震颤了山峦,使人平地抖动三寸高,身下整个山巅在眼前摇曳,不停的颤抖。

惊雷滚滚,声浪彻响了天空,炸得耳膜生疼,“嗡嗡”作响,耳鸣连绵不绝。

脑海内刺痛难忍,像万蚁噬心一般,致使遍体惊颤,一阵阵的抽筋。

双目中显现出一片砂石潮浪,铺天盖地,横飞溅射,几乎遮掩了整个天幕。

弹片旋飞,掩藏在砂石之中乱舞,掀起“咻咻”浪潮之音。

侧头观看,义妹的心态保持的很好,仅仅只是紧张,露出一副高度戒备的模样。

借助微弱之光,发现谷底不少人面无人色,恐慌再度袭浸众人的心灵,不过还算稳定。

暂时没有出现乱串之人,以及吓得惊叫与埋头钻地的现象。

几名先遣队员在一旁大声督促,并演示躲避的窍门,不失时机的实施教学。

腾龙支队进展势头不错,他会心的笑了,示意潘云凤注意观察,身形一闪滚入一个新弹坑之中。

随着小鬼子的炮击而变换位置,始终保持掩藏在新弹坑之中,尽最大努力贴近地面。

如此同时,耳膜探听炮弹飞行的轨迹,判断出临身的距离,便于及时隐蔽与寻找弹坑。

炮火轮炸,沙尘飞舞,迷茫了视界,双眸的视线很有限。

因此,必须全神贯注,高度戒备,随时预备着调整躲避的位置,绝对不能麻痹大意。

潘云凤学得很快,身形在各个弹坑之中翻滚穿梭,逐渐适应了弹片旋飞的场景。

这是在死亡之中漫步,在死神眼前跳舞,划伤不稀奇,伤残也在毫厘之间,玩心跳。

属于独特的艺术,仅配在战争之中拥有。

“你就在这里练习,不要过于强求,你还是欠缺心态的磨砺,多用五感去领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杨关叮嘱了一声。

没有征求义妹的意见就离开了,向东边山巅潜去。

不想义妹养成依赖思想,让她自己经受苦难,成长会快很多。

依赖由来已久,源自娘胎就已经开始养成,滞留在羊水温泉之中,畅享呵护的感观。

出生时愈发明显,饥饿有奶吃,睡觉有催眠曲,不高兴了喊一嗓子,立马就有故事与蜜语相伴。

牙牙学语有人教,跌碰走路有人扶,一路被呵护成长,依赖思维早已深入骨髓。

然而,在战火之中,一丝疏忽即可致命,因此依赖不属于战场,唯有自我把握生死。

无情的离去,牵挂在心中荡漾,泛起一股酸楚,湿润了眼帘。

情感是复杂的,他打心眼里不希望义妹出事,但又不得不离开。

为了她更好的活着,以完美之身迎接美好的未来,就必须帮她磨砺出锋芒,以此斩断一切威胁。

真正的情感驻留在心间酝酿。

那是掩藏在心神中的触动,思念时可以搜寻的印痕,泛起时湿润眼帘的情愫。

这是独有的铁血柔情,助长人生经验、帮扶快速成长的情谊。

不可阐述与表达的关爱

包揽心酸与一切误解,只愿她人可以腾飞。

真情源于一颗诚心,一心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怜

但愿你可以理解,我永远的妹妹

杨关没有回头,闪挪间消失在远方,也没有再回转监看,他临走时感觉到义妹并不孤单。

因为他发觉殷珍接近了山巅,来意很明显,证明她不比别人差,所以安心的走开。

两女政见不同,无法融洽,见面就激斗不休,但又很理智,见好就收,懂得分寸与轻重。

让这样的组合待在一起,只会攀比高峰,竞争、更上一层楼,良性角逐的搭配。

不过,殷珍坚忍不拔,历经死劫也不退缩半步,证明她的意志力超人一等,展露出校园翘楚的风骨。

同时也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她太优秀、聪慧、睿智,占全了一切优点,以后还有什么事可以瞒得过她

逼迫她在火海中爆发潜力,以各种方式训练她,处处算计她做标兵,且冷酷相向。

可是女人最记仇,在她堪比海底针的心里会怎么想、如何做

倘若把她训成国党的死忠,后果将难以预料。

恨,这玩意比女人更上头,一旦沾染成长,必定锲而不舍。

自身就是例子,从南方飞临北方,辗转千余里,一部分原因就是报仇,这就是恨意的延伸。

你不该蹚这摊浑水,以你做标兵会恨我吗

小鬼子太猖狂,依仗工业火炮耀武扬威,致使潘家寨沦为废墟,还在继续用炮弹蹂躏山川。

中华大地在炮火中颤抖,这就是一种羞辱。

杨关不能坐视不理,心里盘算着反击,就必须掌握小鬼子的情报,才冒险与外界沟通。

“独臂武士与跛腿鬼子,在军官的拥簇”旗语消息传递。

第125章老对手齐聚

铁血情怀,刚毅处世。

杨关身为凡人之躯,逃不脱七情六欲的困扰,但表现得与常人不同,意在用诚心处世。

心诚则达,不求回报。

这是他追求的理念,不求回馈,坚信以心换心的原则,认为好心好意不可能被永远埋没。

以冷血无情的方式训练人才,出自一片救护之心,被所有人暂时误解也在意料之中。

腾龙支队全体人员训练的热火朝天,表面上看蒸蒸日上,一片阳光。

实质上所有人的内心并不稳定,源于自我人生观念所影响。

信念可以让人无所畏惧,但习性却可以扭曲人心。

习性如山,养成难移的本性。

而战争之中的人心,以及思维模式更为复杂,随时都在变化,无常形、无常态。

铁血手段也只能约束言行,无法管束众人活跃的思维。

不过以成效事实来证明,用战果加以渲染,他相信可以凝聚人心,从而打造出一股精锐的抗日力量。

对潘云凤的教导尤为上心,他从这位义妹的身上看透了很多世事,也被那份舍身为人的信义而动容。

这毕竟是战乱年代,有钱有势之人避之不及,逃难之人也不全是善类,良莠不齐,私欲糜烂。

身处这等恶劣的环境,义妹自己都难以保全,但维护了上千人的安危。

危难之中见人心,这份信义值得敬佩。

敢爱敢恨,舍生取义,在结义之前险些丧命,她坚守的信义超越了自身的生命。

秀外慧中,一直为自己着想,不计个人安危,若是有一位亲妹妹,能做到如此地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