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58(2 / 2)

即使是回援的鬼子旅团,在两相夹击,陷入伤亡洪流之时便分散逃窜。

小鬼子被打醒了,明白人数多在某种时候也是弊端所在。

面对坦克穿插碾压,逼近重炮阵地无望的情况下,小鬼子不逃跑将被彻底歼灭。

重炮阵地对于一个旅团的兵力来说就是巴掌大的地方,人再多也冲不上去。

杨关预留给两千伏兵所有的重火力,加上炮阵地上缴获,那是一股恐怖的火力网。

何况还有坦克纵横碾压,小鬼子不逃跑才活见鬼了。

而坦克碾压与雷霆分队清剿小鬼子,在时间极度有限的情况下无法歼灭小鬼子。

总归一句话,杨关的兵力太少,武器战备给养不足,打一场乱心战不成问题,对于歼灭战只能望而心叹。

乱心之战,以奇兵的模式捣乱小鬼子的神经,小鬼子在不清楚奇兵具体数量的情况下很容易犯错。

错误杨关的奇兵数量,这一点很致命,源于小鬼子太跋扈,自信,以为他们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对于任何一个部队来说都一样,以胜利激励士卒,倡导荣耀,这是必然趋势。

而小鬼子更加狂妄,依仗飞机大炮开路无往不利,从而骄狂了鬼子兵的心态。

不过小鬼子遇到杨关就没有脾气了,鬼子飞行员惧怕魔鬼,几乎把杨关列为禁空魔神。

相反杨关每每巧夺小鬼子的重火力,反过来消灭小鬼子,试问小鬼子岂有不乱的道理

以少胜多,乱心之战,杨关赌赢了,士兵们欢欣鼓舞,分别在战场上驰骋追缴,搜刮战利品。

胜利来之不易,颗粒归仓势在必行。

然而后方不太平,危机依然存在,杨关能否率队突围也是未知之数。

第58章机动防空

乱中取栗,战术撤离。

话说杨关下达五项命令,各部按令行事,井然有序地执行战术撤退计划。

小鬼子一贯骄狂跋扈,穷凶极恶,几乎是所向披靡。

此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依照小鬼子的秉性自然不会放任不管,报复行动迅速展开。

纵观战局,小鬼子的军部,电台,以及轻重火力几乎被杨关全部捣毁。

这是杨关制定战术的一个重要环节,致使战场上的小鬼子与总部失联。

上下不通,轻重火力匮乏,且面临坦克与雷霆战车的火力碾压。

在这种情况下,战场的小鬼子众多,但几乎成为丧家之犬,人心惶惶,战心不足。

不过鬼子总部不甘失败,即刻派遣了增援部队奔赴战场,同时勒令飞机袭扰轰炸。

日机受命执行轰炸任务,成三三编队临空飞来,飞行高度两千米左右。

这个距离在重机枪的射程之外,日机显然是有备而来。

针对这一情况,机动防空部队隐而不发,漠视日机在空中盘旋。

日机在高空俯视战场,视觉效果很模糊,且被战场硝烟干扰,根本无法观测目标实施轰炸任务。

也许是鬼子飞行员被杨关的战法吓破了胆,或许是忌惮那一个整编机组全部玉碎的现实。

故而在空中盘旋,迟迟没有展开轰炸,耐人寻味。

反观重炮阵地上一片忙碌,无视日机在空中嗡鸣,佯装俯冲,继而拉升到高空中盘旋的状况,我行我素拆装重炮。

其实重炮架上轮子便可拖运,操作简便,士兵们早已完成了拆装任务。

至于士兵们忙碌的样子纯属诱敌深入,特意吸引日机的幌子。

针对杨关的命令,士兵们做了充分准备。

一辆卡车拖运一门重炮,且安排四挺重机枪在卡车上防空。

另外二十辆军车各安排十挺轻重机枪对空皆被。

这种设置即可机动撤退,又可以有效地实施空地双向作战。

放眼望去,阵地上遍布军车,黑压压的一大片,大约上百辆的规模。

这么大的目标,鬼子飞行员显然看在眼底,只是不敢采取低空轰炸。

不过这种现象很短暂,日机在空中盘旋五周之后展开试探性的轰炸。

这一次不是佯攻,只见日机分三组从左右翼与后方切入,骤然间俯冲而下,速度飞快。

九架日机悍然袭击,士兵们在统一的命令开火,弹幕瞬间了日机前方的空域。

日机刚打开投弹仓,锁定目标的时候发觉地面上枪火绽放连片,顿时拉升飞机改变飞行方向。

然而,飞机的速度太快,一头扎入弹幕之中,仅投下一枚航弹便在空中爆炸。

由于机动防空四面防守,针对性的锁定预定的空域,根本不用瞄准,仅先遣队员看准时间发令开火即可。

致使日机落入弹幕覆盖之中,一举击爆了四架日机,重创三架,仅两架日机受到轻伤躲过了一劫。

初次交火旨在震慑日机,士兵们全力以赴,在命令下达时火力全开,瞬间打破了小鬼子的幻想。

针对这种防空,日机怕了,一瞬间损失七架飞机,小鬼子消耗不起。

厉害了我的哥,日机临空爆炸数十里可见,无形之中震慑了散落在的小鬼子。

一举打破了小鬼子的幻想,没有高射炮也能防空,这太不可思议了。

一轮交锋取得了不菲的战果,士兵们不再演戏诱敌,整体撤退。

庞大的车队成阵型模式缓缓移动,不急不缓,以防空姿态习习撤离炮阵地。

不过这一次日机有备而来,九架日机只是打前站,属于敢死队,为掩护轰炸机而采取的战术方式。

轰炸机随后赶来,在高空投掷航弹,针对车队展开战术轰炸。

由于轰炸机飞行的高度超过了射程,致使车队面临摧毁之危。

情况十万危机,士兵们没有慌乱,虽然人人心神不宁,但是没有出现骚乱的现象。

这个时候,先遣队员果断地指挥车队躲避航弹,根据目测航弹的轨迹而改变行驶的方向。

航弹坠落的速度并不快,延着轰炸机飞行的轨迹斜向航行坠落,大致可以判断航弹落点。

队员们虽然不能精准的估计航弹坠落的具体位置,但是可以确定航弹坠落的航向。

因此,车队只需避开航弹坠落的线路,规避被航弹直接命中即可,剩下的事情就只能交给命运去决定。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