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95(2 / 2)

“报告零号,南都右翼捷报,歼敌三千余人,击溃了小鬼子的右翼部队,部队正在追击。”

这么快杨关有些意外,随即说道:“传令他们乘胜追击,但严防小鬼子使诈,密切监视小鬼子的变化,千万不要落入小鬼子的陷阱之中。”

小鬼子在南都右翼的兵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溃败在情理之中,转战中部就未必有这么顺利。

十八号喜庆地说道:“零号,南都阵线大反击,小鬼子的损失一定会很大,不知道国军能不能一举围歼小鬼子”

兵败如山倒,牵一发而动全身,小鬼子这会要遭殃了,最好全部死绝。

杨关摇了摇头,内心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开口说道:“国军能打胜仗就不错了,全歼小鬼子那是做梦,不落入小鬼子的圈套就烧高香了。”

但愿小鬼子没有设置陷阱,不然的话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伤亡。

“什么”十八号惊呼出声,不敢置信盯着教官,呼吸急促的说道:“这可能吗”

小鬼子难道成精了,怎么可能设置陷阱

杨关无奈地摇了摇头,担忧的说道:“我怀疑有内奸,而先遣团的战斗力摆在那里,小鬼子不可能不防备。”

鬼子兵对上先遣队没有取胜的机会,早已形成为一种惧怕的心理。

畏战丧胆,此乃兵之大忌,小鬼子预备两道壕沟就是证明。

倘若再出现一道陷阱伏兵,那么就说明国军内部的奸细位高权重,或是被小鬼子渗透了机要处。

“报告零号,周边的小鬼子发起猛攻,前沿的兄弟们快顶不住了。”

杨关蓦然回首,发觉山顶上声浪如涛,他大声的喊道:“传令驻防团轮番上阵,每个山头一个营的兵力,交叉火力阻击小鬼子。”

主阵地危在旦夕,小鬼子急眼了,妄想从此地渗入到左翼参战,想得到美。

交叉火力一旦形成趋势,小鬼子在有限的区域内难有作为,不过山峦之中战斗就不好打了。

“报告零号,突击队遭遇小鬼子的猛烈进攻,小鬼子从各个方向迂回渗透,他们请求战术指导。”

来了,小鬼子果然急眼了,杨关的内心一动,大声地说道:“传令他们掩护撤离,放弃先前的侦查任务。”

“传令驻防团的留守人员,悄然地撤到附近的山巅,集结组建反击阵线,不要放过一个小鬼子,就地围歼。”

十八号一脸忧愁,担忧地说道:“零号,您的判断是对的,小鬼子被我们逼疯了,只怕此地坚守不了多久,小鬼子一旦渗透包围”

山峦之中易于藏身,也便于潜行,出路无数,小鬼子实施反包围的可能性很大。

“反包围”杨关一愣,小鬼子敢吗他摇头说道:“此地易守难攻,在没有攻克之下,小鬼子不会分兵包围,那是找死。”

附近的各个制高点都有士兵驻守,小鬼子的渗透力度不大,倘若带着伤残的部队实施反包围没有意义。

自己不知道小鬼子的具体兵力,小鬼子也不清楚此地究竟有多少兵力,这种战斗不好打。

老子惯用奇兵出击都不敢强行渗透到小鬼子的后方,小鬼子自然不会冒险渗透过来。

“报告零号,伏兵部队受阻,伤亡情况良好,小鬼子崩溃之局已经注定,他们请求全力以赴击溃小鬼子。”

杨关微微一惊,开口问道:“各先遣团的战局情况怎么样这才一个小时,他们的攻击速度也太快了吧”

“零号,各先遣团来电,声称已经突破了小鬼子的第二道防线,正在追击小鬼子,国军势如猛虎,全线展开进攻。”

十八号哈哈一笑,大声地说道:“零号,下令全力追缴吧,小鬼子已经溃不成军,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

这才一个小时而已,小鬼子就溃败了南都阵线宽广,没想到右翼的小鬼子崩溃牵连到整个战线。

杨关也很高心,不经意间长吁一口气,侧身对杜鹃说道:“传令先遣团全力以赴,但留个心眼,把战功让给国军,狠揍小鬼子,捞油水。”

杜鹃一愣,不解地问道:“你这命令前后矛盾,留心眼让战功何意狠揍小鬼子捞油水,与前面的话语相冲。”

杨关会心一笑,解释道:“国军被迫参战,某些人心中憋着火气,战功可以熄火压惊,摧毁小鬼子的主要目标为最,捞油水避免圈套。”

“咯咯”杜鹃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随后嗔怪地说道:“你这话若是让那些官僚听到了还不得气死,狡猾,但就应该这样。”

先遣团被打残了完全是国军一手造成,这次若是小鬼子还有后手,国军吃点亏长长记性也不错。

她的想法如杨关不一样,纯粹的报复心理。

杨关并没有这个想法,解释得浅白是怕她听不懂,真实的意思是让先遣团作为奇兵,倘若发觉小鬼子设有圈套可以在后面给予雷霆一击。

部队在战场上作战,特别是追击战中显得很混乱。

先遣团在这种情况下与国军抢功劳得不偿失,主要是遇到小鬼子的伏兵陷阱没有反应的时间与迂回之地。

相反追击的速度慢国军一步,在后面监视小鬼子的动态,必要的时候可以掩护国军撤离。

曾几何时,国军几十万部队被小鬼子追着打,这一口气压得国军抬不起头来,故而国军士兵这一次势必全力追杀小鬼子。

如此一来,军官对士兵的约束力失控,一旦遇到小鬼子的埋伏极度危险。

战神对国军士兵是无私的,维护之心并不不弱于对先遣团的照护。

第138章三战

以点破面,全线反击。

杨关的思维逻辑与众不同,抱有成见的份额限定在一小撮人身上。

这就是他赢得士兵们爱戴的地方,自始至终站在士兵的角度上谋划战斗布局。

以点带面,链接成片,接营抗战,而非以兵力损耗去考虑战局。

这是他与正规军官的差别,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斗理念。

对于正规军的军官来说,往往以兵力多寡去衡量战争,用多少兵力去拼掉敌人的部队数量。

相反杨关的战术是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神出鬼没,玩掩藏,搞破袭战。

即便是与小鬼子正面对决,进攻与防御形态也差不多,以三人为组,三组为伍,三伍为班,三班为排,三排为连,营,团。

三三相护,相顾,相连,彼此之间交替掩护,整盘形成为一个三三杀阵。

牺牲一人替补一人,自始至终保持着三三阵型,即使是战至最后三人也是一个三人组。

当然这种阵型很复杂,比如每个班中有三名狙击手,每个连不低于三门迫击炮,组合式的三三阵营。

队伍中每个兵种各司其职,又环环相扣,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行动,严丝合缝的抗战。

同样是防守与进攻,战斗力与战果截然不同,没法比较。

其实杨关对蒋光头的固防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