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70(2 / 2)

此时的徐渭被眼前的百姓们所感动,更是为能有秦厉这样一个老大而激动,而骄傲和自豪。

徐渭缓缓平复了一下心情,先是轻轻咳嗽了一声,随后朗声说道,“百姓们,大家的心意秦大人心领了,徐渭在这里先是谢谢你们的好意了。

大家都喜欢秦大人,没有秦大人就没有现在的河间府,就没有现在我们百姓的幸福生活。我知道你们离不开秦大人,离不开这样一个好知府。

但是大家也要为秦大人想想呐。秦大人这次回京是皇太后代替皇上下的圣旨。那可是圣旨呀,秦大人若不能及时回京,那可是掉脑袋的罪呐。秦大人是我们敬爱的人,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秦大人掉脑袋吗

再有,秦大人虽然离开河间府了,但他的心是留在河间府的,他是惦记着你们这些河间百姓的。

新任知府胡世宁胡大人这一年来紧跟秦大人左右,受到秦大人的影响颇大。无论是从做官,还是为你们百姓,胡大人绝不会逊色秦大人。所以,还请你们放心,秦大人虽然走了,但这河间府还会是天下第一府,还会要像以前一样展迅,你们百姓的日子甚至比秦大人当知府的时候过的还要好。

起来吧,若是不想让秦大人掉了脑袋,就请你们起来,让出一条路让秦大人过去吧”

徐渭说到最后,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他越来越是对秦厉充满了崇敬之情,做官做成了这样,在整个历史上恐怕也是没有几个呐。

此时,胡世宁率领的众官员和差役们早已悄无声息的站在了秦厉这一行队伍的后面。胡世宁的那颗心在砰砰的跳,他的脸色通红,显然他非常激动。

从今开始我就是河间知府了,我能和秦老大相比吗为官一任,造富一方,秦老大是真正做到了造福一方呐。这才是当官。我不想越秦老大,也不可能越秦老大,但我也一定要做一个像秦老大一样的好官。唯有这样才对得起秦老大对我的信任和栽培,才对得起河间府,才对得起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们。

他的眼睛也是含有了晶莹的泪花。

刚才徐渭的一番话可以说又是狠狠捧了一下秦厉。秦厉脸色平和,内心却激荡不已。我做知府真的有那么好吗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呐。这天下其实最为善良的还是百姓,他们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

百姓们听了徐渭的话,不禁你看我我看你,顿时没了主意。的确,他们尊敬喜欢秦厉,自肺腑的不想让秦厉离开河间府。但官差不得自由呐,圣旨下来了。难道就因为他们拦住了去路让秦厉回不去京城,或是耽误了行程,让秦厉被砍了脑袋吗

显然不能那么做,他们还想让秦厉好好的活着,永远的活着呐。

人群中随之出现了一阵躁动。短暂的躁动之后,一个年轻人跪着挤到了前面,他突然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正是陈家庄的陈广。

陈广在春天的时候便是在河间城弄了一个菜摊,专门卖他们村子里新鲜蔬菜,现今只是不到一年时间,他的菜摊已然做的很大,河间城几乎有十分之一的菜都出自他那里。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青县陈家庄便成了一个蔬菜种植基地,百姓们把大部分的田地都是用来种菜,收益颇丰。

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陈家庄俨然成了青县最富有的村子。在陈家庄的带动下,整个青县几乎都在展蔬菜种植。

现在的陈广俨然成了一个掌柜的。穿着新鲜了很多,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了一种贵气。他在河间城百姓中成了一个有些地位,说话有分量的人。

他先是朝秦厉深鞠一躬,又是咧嘴朝秦厉一笑,这才转过身去,“起来吧,大家都起来吧。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不能让秦大人掉了脑袋吧,让开道路放秦大人离开吧

再有,把你们手里的伞全部拿过来,让秦大人带走。”

百姓们在他的带动之下,6续站起身,不过有的人显然是双目含泪,甚至呜咽出声。他们很有次序的举着伞走过来,放到了地下。

乖乖隆地咚这些百姓到底是怎么了弄这么多伞要送给我干什么呀这天没有下雨的迹象呀,清风凉气,眼见着火红的朝阳正缓缓从东方升起呐。

退一步说,天就是下雨,难道我这一行二十多人能用这么多的伞真是莫名其妙。

哎呦,不对,这便是所谓的万民伞吧8

第五百六十四章万民伞二

在古代,地方官离任时,百姓们都是要表示一下挽留。当然了,前提是这个地方官应该是做的很不错,在百姓心中有很高的位置才行。对于那些百姓们深恶痛绝,恨不得他立刻滚蛋的官员,当然不会表示挽留了。

百姓们表示挽留的方式很多,但最为普遍的便是送万民伞。它的意思是这个即将离任的官员,在他治理百姓,日常管理之时就像是一把巨伞一样,保护着他属地的百姓,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员越受百姓爱戴。

话是这样说,可是从古至今,真正能受百姓爱戴的能有几人百姓心甘情愿送伞的又有多少呢一般的官员在离任之时,为了有个好面子,常常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私下安排人送伞,说白了,就是走走过场而已。

像是秦厉这样,能有这么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送伞的,恐怕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是屈指可数的。由此可见,秦厉在百姓心里的地位之高,秦厉为官的名声之好。毕云坐在后面的马车里,他对眼前的景象看的一清二楚。这种场面把经多见广的毕云惊呆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只是匆匆来了这河间府。可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不得不让人对秦厉暗挑大拇指。

放眼天下,大部分地方都是民不聊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有多少百姓能一天吃上三顿饱饭呀各地的地方官损公肥私,真正不贪不占的,为百姓做事,为百姓着想的少之又少。哪里有没有私心的官员呐。

可是河间府百姓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生活水准是相当高。家家不但有余粮,而且手里还有余钱呐发生这些变化只是一年的时间,这可全都是在秦厉的治理之下呐。

现在百姓又自发的送万民伞。万民伞,顾名思义,万民呐。可眼下岂止万民,你没瞧见那系着红绸带的伞早已垒起来多高,花花绿绿的数不胜数,甚是好看。

要知道,圣旨是昨天下午才下的。这些百姓们知晓后,就是做出这些伞也是要花上一夜功夫的。可是百姓们就是一夜不睡,也是把这伞做出来了。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的要送伞呐这是百姓的心意,百姓的心意无价呐。

的确,河间府能有现在这佯,秦厉是付出了努力,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可有了这些百姓的心意,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呐。

清官,好官,这佯的官员绝不能让他在大明倒下去。我毕云只要存在一天,就要保秦厉一日无忧。

眼前的这些伞甭说是秦厉现在的五辆马车,就是再来五辆马车也是拉不完。这些百姓的心意难道就置之不理吗

显然不能。

可是拉着这些伞招摇过市,甚至是拉回京城,究竟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