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架打,到哪都是一样的”杨延嗣点了点头。
“王师,史阿,朕也有任务交给你们”刘辩又看向王越师徒。
“陛下只管吩咐”王越师徒点了点头。
“当年,秦国横扫六国,有一机构,名叫黑冰台,他擅长打探消息,刺杀等各种黑暗手段。虽不光彩,但却十分管用。朕打算也成立一个类似的机构,名叫锦衣卫,它对内检察百官,对外收集情报,直接对朕负责,听命与朕,王师史阿你们以手里三百游侠为基础,成立锦衣卫,王师你为锦衣卫指挥使,史阿你为锦衣卫副指挥使。”刘辩语出惊人,居然说出了这么个机构。
刘辩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平板机构建立越早,自然是越好,消息方面肯定也比别人知道得快。故而此时,刘辩就任命王越成立锦衣卫。虽然许多制度尚不完善,但今后有的是时间,慢慢发展,一定会成为庞然大物。
王越史阿对视一眼,眼里并没有兴奋,而是无奈,和感动。
“陛下这个责任,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实在是不能胜任啊。”王越虽然心中渴望权力,但也心知,锦衣卫这个机构,权力虽大,但却不是能他驾驭不了。
“你先试着,朕现在身边人才也不够,算来算去也只有王师了你们两个能够胜任了。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请教孟德,我曾经跟他讨论过锦衣卫的具体事宜。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来找朕,待朕身边人手够了,在调集人手人帮你如何”刘辩无奈道。
“这,既然陛下身边暂时无人可用,那微臣就帮陛下。到时候要是有合适的人选,陛下可一定不要为难老臣了呀”王越苦笑着道。
“恩,对内监察暂时没有必要,对外就先从西河郡上郡和上党郡开始吧王师带领两百人去西河与上郡,史阿带一百人先行赶往上党郡。另外你们预计所要花费的资金可以找显忠领取”见王越答应下来,刘辩又是不客气得给王越布置下任务。
“孟德,你随王师一起前往,协助他建立锦衣卫”
“是,陛下”曹操也拱手领命。
刘辩心知,执掌锦衣卫,必须的心狠手辣,像王越史阿只适合做锦衣卫中的暗杀任务。而曹操无疑是很合适这个任务,但却未免又有点大材小用了。因此刘辩也仅仅是让曹操协助王越,并没有选择让他执掌锦衣卫。
要是有贾诩这样的毒士在身边就好了,那样锦衣卫在他手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刘辩心中沉吟道。
“显忠,自昨日一战,一千御林军还剩下多少人”刘辩又问向李显忠。
“还剩六百五十三人”李显忠沉声道。
“六百多人,还有一千官员的家丁,朕事先跟他们说过,现在他们都归你统领,一路上由你保护我们的安全”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让陛下安全到达上党”李显忠拱手领命。
“恩,该交代的朕都交代清楚了,现在都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马上启程”
很快,王越,曹操,史阿,杨继业等先后离去。刘辩等一行两千余人浩浩荡荡开始启程。
并州,现在的模样,就像是一个不太正规的方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是被异族占领的区域。
下面则是上党,太原,西河,上郡由东向西排列。上党在最右下角上,也是现在离刘辩最近的一个郡。
一路上,刘辩也是拒绝了和何太后,唐婉共乘马车的请求。以身作则,和士兵们一起步行,虽然辛苦,但在士兵中的形象却是高大起来。
拖家带口,步行起来速度远远比行军速度更慢,花了一天时间,才离开司隶,到达上党郡境内,一路向上党治所长子赶去。
第三十六章张杨的决定
自启程那天算起,三天时间,刘辩一行才赶到上党治所长子城下。
并州也并不算太平,上党郡谁有太守管理,但刘辩一行还是遇到几伙儿山贼,但刘辩军中有些李显忠,杨再兴,杨延嗣几个猛将,这些山贼倒是白白留下留下几个人头,几十匹马,一些兵器。
刘辩军队里也只有两匹马,一匹是杨再兴的,一匹是杨延嗣的。俗话说得好,蚊子再小也是肉,好歹能得到点好处,于是刘辩反而期待有着山贼匪盗来送资源了。
说起这杨再兴,受了那么重的伤,躺了两天之后,又是生龙活虎,骑着银鬃马,护卫在刘辩身旁。直让一众大臣惊叹不已,真乃不死战神,杨再兴在刘辩军中一时间成了战神的代表,一如吕布之如并州军。
或许是山贼知道刘辩一伙是不能惹的大势力,也不敢在来送人头了。一路上,有惊无险,来到这上党郡治所长子县境内。
“陛下,还有一个时辰,咱们就能到达长子城了”刘辩身边,卢植提醒道。
被拥簇在卫士中的刘辩点了点头道:“咱们大张旗鼓,想必张杨也应该收到了消息,卢公你在大汉可谓是大名鼎鼎,想必张杨应该认得卢公你吧”
在大汉,卢植乃是大儒,名气大的不得了,除开官职,就相当于是清华北大校长那一类的人物。要是没什么势力的寒门子弟可能不认识卢植。但张杨这种一郡的长官,不可能没见过。
“当初在洛阳,曾经也与张杨有过数面之缘,只是交往不深”卢植拱手道。
刘辩哈哈一笑道:“认识就好,那就麻烦卢公,率领百余轻骑,前去支会张杨,让他准备接驾小七,你跟卢公一起去,千万保护卢公安全”
“是,陛下”卢植,杨延嗣拱手领命。
很快,一行百人骑着缴获不久的战马,向着长子县城而去。
而在长子城的张杨,也早就得到消息,连忙召开会议。
主坐之上,张杨神色莫名,道:“诸位,本官收到消息,陛下率领文武百官,正向着我们长子而来。而在洛阳的董卓,于前日,已经废除陛下,改令陈留王为帝,宣布陛下为叛逆,诏书已经发过来了。你们说,我该何去何从啊”
“敢问主公,诏书何在呀”一个上党官员拱手道。
“诏书在这,并且董卓更附上一封密信,说要是本官发现陛下的行踪,就将其拿下,先前探子来报说,陛下一行已经往长子赶来。最多不过半日了本官是尊这个陛下呢,还是尊洛阳的陛下呢”张杨递过诏书,并将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
诏书在一众官员手里传递,一个官员看了之后拱手道:“主公,大汉立国四百余年,废立之事,也有霍光做过,但那是当时昌邑王无道。但当今陛下年纪尚幼,登基以来,并无失德之处。并且董卓废帝,也是有文武百官不同意的,不然陛下也不可能带着一半的文武官员出走并州。”
“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份诏书,是假的”这个官员顿了顿道。
“假的怎么可能这份诏书乃是董卓亲信所送过来的”张杨大惊失色道。
“主公,诏书,向来是由皇上加盖大印,才能生效,可是你看。这份诏书上的大印,并不是传国玉玺所盖啊”
“不错,相传王莽乱政之时,太后用玉玺怒砸王莽,以至于玉玺缺了一角,后来用黄金镶上,可是这个诏书上的大印却整齐清晰无比”手拿诏书的官员也发现了不对劲。
“你们的意思是说,董卓手上没有传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