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看着台下,各有心思的诸侯,心中冷笑。
刘辩站起身来,自杨再兴手上,接过一个锦袋。刘辩揭开锦袋,只见一枚大印露了出来。刘辩将传国玉玺托在手中,凝视着一众诸侯道:“拥传国玉玺者,便是正统,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朕乃大汉天子,洛阳刘协,乃是伪帝,朕攻破洛阳,必杀之”
“今日朕召集诸位,乃是讨伐董卓,还都洛阳,不欲妄动刀兵若是尔等尊于刘协,就此退去,朕不会阻拦,但朕他日扫平董卓,必亲提大军,往而攻之”
刘辩死死得顶着一众诸侯,一只手紧紧得撺着一枚玉佩那是刘辩穿越之初,系统赠送的九龙玉佩,能提升君主威慑。当初在洛阳皇宫,刘辩使用过一次,如今面对这天下诸侯,刘辩再次使用。
刘辩陡然间,提升的龙威,令一众诸侯胆寒不已,那眼神,仿佛能看穿心灵一般。
“臣愿随陛下,讨伐董卓”
“臣愿随陛下破贼”
几个没有能力的诸侯,顿时跪倒在地。袁绍,赵匡胤虽为人杰,不惧怕刘辩,但大势所趋,也只能跪倒在地。
场中,站着得只有袁术一人。
刘辩冷冷的注视着袁术。
“臣,愿随陛下讨贼不破董卓,誓不还回”
刘辩心中,跟着个明镜一般,在场诸侯,除了刘虞,孔融等人,其他诸侯谁没个野心
刘辩不惧怕这些诸侯,有召唤系统在手,刘辩无惧任何人。甚至刘辩心中,巴不得这些诸侯自立造反。
大汉日薄西山,所谓不破不立,若是这些诸侯,就此臣服,刘辩还更加不方便掌控各地若是各路诸侯割据地方,向刘辩称臣,刘辩也不好意思攻打。若是诸侯敢公开自立,就给了刘辩他日攻打的借口。
如今的刘辩,只是想利用诸侯,攻打董卓,掌控关中富庶之地,以关中为根基,进而一统天下。
一众诸侯纷纷拜倒在地,口称陛下。
“诸位都是大汉的忠臣,他日还都洛阳,朕定然一一封赏且起身吧,随朕歃血盟誓”刘辩沉声道。
刘辩端着传国玉玺,下来大殿,走向曹操提前搭建好的高台,最上面,乃是祭天所摆放的贡品刘辩就传国玉玺放在供桌上。
刘辩整理一番衣服佩剑,焚香拜倒,口中读者曹操提前撰写的誓词:“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乱宫闱,虐流百姓。朕与天下诸侯,俱社稷沦丧,纠结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并无二心。有谕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英灵,实所鉴之”
刘辩读罢,与众诸侯歃血,刘辩忍着恶心,喝完血酒。再次回到营寨中,商议如何讨董。
第113章讨董之始
刘辩大马金刀,坐于龙椅之上,经过先前的事。刘辩霸气的形象深深刻在诸侯的脑海中,让他们暂时将其他的心思,全部放下。眼下,还是帮助这位少年皇帝,诛除董卓,还都洛阳才是当务之急。
“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刘辩手持传国玉玺,对着一众诸侯那冷喝之声,将诸侯的其他心思统统打消。包括袁术,一个个的表示尊奉刘辩为帝,准备讨伐董卓。
如今这各路诸侯,虽然人心不齐,但是眼下汉室仍未正统刘辩又有刘虞孔融,陶谦,刘岱等人支持如其他小诸侯,也是跟着支持刘辩。袁绍,袁术,公孙瓒,赵匡胤等虽有异心,却也不敢行天下之大不违。
刘辩自然知道这些诸侯的心思,但眼下,董卓拥兵三十余万,又有虎牢关天险,关中富庶之地作为后盾。凭着刘辩一人自己,恐怕难以与之抗衡。
而刘辩当初的战略目标,便是先掌控并州,在讨伐董卓,进一步掌控关中,洛阳之地。董卓或许会逃亡长安,但是刘辩一掌控洛阳关中,可以凭借关中数百万百姓,与之抗衡,不消三五年,就能诛除董卓。
更何况董卓安于享乐,已经没有进取之心,那时拥有关中的刘辩已经能不将董卓放在眼里了。
而到时候,刘辩掌控关中,向西可以出兵西蜀,凉州。向东可以从并州攻略河北,幽州,冀州向南可以进攻豫州,兖州南阳等地
这便是刘辩的战略目标
历史上的董卓,逃亡长安,刘辩相信,自己这一世,仍然能打败董卓。更何况这些诸侯的兵马,比起前世记忆中,多了二十万。
这些诸侯,心思各异,刘辩也没把他们当做汉室的忠臣,只是借用他们手下的兵力,对付董卓而已。只待讨董结束,刘辩就打算将其打发回去。待日后根基稳固,在一一解决。所谓不破不立,只有重新推翻,才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总之是要与之相对立的,刘辩也不怕得罪这些诸侯,反正趋于大势,他们也不敢公然对付自己。更何况,有了刘虞,孔融这两位铁杆忠心的大臣,刘辩心中,又有了一番谋划。
不过这些暂且是后话,眼前还是要以讨伐董卓为主。
“先前去袁公路所言,讨董联盟需要一盟主,主持大局,统筹谋划如今盟主,朕已自领,但还需一副盟主,一监粮官诸位有何推荐,进可畅所欲言”刘辩有搬出记忆中,讨董联盟中的官职。
“陛下,袁家四世三公,袁本初忠义无双,臣举荐袁本初担任副盟主”冀州刺史韩馥出声道。
“臣也举荐袁本初”
“非袁本初不可”
刘辩眼睛一扫,却是袁遗,张超等人支持袁绍。
“袁家能量还真是大啊,四世三公,是不是想再进一步”刘辩心中冷笑不已。
不过,有了袁绍当副盟主,却是正中刘辩下怀
众人推举袁绍,袁绍虽然内心欣喜不已,但表面功夫却还是要做的,于是连连推辞。
“袁本初,既然众卿家,都举荐你,那这副盟主,就由你来做吧”刘辩也是拍板道。
“多谢陛下,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剿灭董贼”袁绍连忙表明心迹。
“既然副盟主已经选好,那监粮官,可有人选”刘辩再次询问道。
“幽州牧刘虞,仁孝,忠义,公正严明,可为监粮官的人选”却是孔融举荐了刘虞。
众诸侯也纷纷点头,身为刘虞合适。
不想刘辩却摇摇头道:“皇叔祖年纪老迈,朕想吧他就在身边,多叙宗族之情,这监粮官,皇叔祖就算了吧”
其他诸侯也点点头,认为情有可原。但除了刘虞,其他人身份资历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