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展商业,鼓励百姓经商,却一边展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补充这其中的空缺。仔细对比之下,便会现其中落差的恐怖。而这个空缺不止能补住,并且还无限增强,形成一个参天大树
当然,这要看刘辩凭借系统中的技术,能够提高多少的粮食产量。
提高一成,便能多活百万百姓,提高两成便是两百万,若是这个数字,能够呈倍数增长,刘辩手下的粮食就会无限增加,多到吃不完了。这些东西,都是底蕴,能够用来动战争。
这个时代的主要粮食是五谷,稻,黍,麦,稷,菽,还有一种说法是麻取代稻。早期黄河流域是中华的中心,北方不适合种植稻,因此早期稻不在五谷之列。
想要提高产量,刘辩先要从五谷之上入手。
来自后世的刘辩,对于五谷已经不是很熟悉了,稻,麦,是刘辩最熟悉的,其余的麻,菽,稷,刘辩都没有吃过。来到这个时代,五谷是主粮,刘辩倒是吃过不少。但刘辩知道,这产量是低的可怕。
刘辩前世是北方人,早年也种过地,只有一亩多,但却足够养活他们家一家几口。倒是这个时代,一亩地养活一个人,说出去要被人笑掉大牙,这是根本不可能。
原因就是五谷的产量太低太低了,刘辩不熟悉五谷,却知道高粱,他也吃过,味道不好,产量很低很低。高粱在大汉北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食,很难想象汉代以吃这些东西为主。
想要提高粮食产量,便要用新的作物,取代五谷
五谷之中麦,稻刘辩不会取代,后世便是北麦,南稻。麦稻这两种作物,经过数千年的展,逐渐脱颖而出。取代了其他谷物,刘辩要做的,就是提前以麦稻为主,其余几种,刘辩决定要取代不用,产量低不说,数千年展之下产量也不高,并且不好吃。
当然,这几种谷物是中华本土产物,刘辩也不会让它完全被取代,毕竟它包含着无数代先民培育的心血。若是因为刘辩,这几种作物在中华消散,刘辩心里也过不去。刘辩心里还怕不知多少年后,被别的朝代说成是他们的本土作物呢。
毕竟有些人,不要脸是出了名了
以麦子为主以后,刘辩便可以拿出系统中的优质麦种拿出来种,如此一来,粮食产量提高那是轻而易举的。
当然光种植麦是不行的,刘辩还决定从系统之中兑换几种优质的粮食。
早年刘辩兑换出了番薯,如今番薯已经在雍凉广泛种植,凭借红薯也救活了许多百姓,而且红薯的各种吃法,也被百姓给研究出来了。煮烤这个都知道,但聪明的百姓们,现红薯不利于储藏,便制作出了红薯粉,利用红薯粉,可以制作汤圆,这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一次,刘辩看上了玉米,土豆
这两种作物,都是明朝传入中华,其产量之高,远胜于五谷之中的麻,菽,黍等作物。
玉米自不必说,一根玉米杆上能生长两到三个玉米棒子,一颗玉米便能让一个人饱餐一顿了。玉米可以煮着吃,还可以研磨成粉,制作饼。以汉代的技术,玉米的吃法完全可以承受。
并且玉米杆更是宝物,它生长周期短,可以用来制作肥料,也可以喂给牲畜食用。刘辩拿下河套准备建立马场养马,正可以用玉米秸秆充当牲畜口粮。
土豆,与番薯一样产量很高,吃法上可以做菜,可以煮着吃,蒸着吃。并且土豆的藤蔓,也可以给牲畜吃,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炒菜这个说法,不过也不妨碍土豆的种植。
刘辩思考一番,决定在兑换出大豆来,大豆也就是黄豆,其实大豆在这个时代也有。它就是菽,只是这个时代的大豆颗粒很小产量不高,与后世的大豆不太一样。
以麦为主食,辅以番薯,玉米,土豆,大豆,这是刘辩决心改变谷物种植,来提高作物产量的办法。
甚至不需要其他种植技术,培育技术,刘辩只要用这几种作物代替五谷,刘辩手下的粮食产量便能够提高许多许多。
但刘辩并不满足,这几年他可以一心一意治理国家,既然这几年他以展生产力为主,自然要想尽办法提高生产力为上。
刘辩继续巡视着系统商城中的技术,想办法用于农业之上。同时脑子里,思考着行之有用的办法。
第518章召唤人才
除改变耕种作物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之外,刘辩又思考着其他的办法,尽可能提高大汉的生产力。
作物的品种是根本,除此之外,便是工作效率。
何为工作效率大汉时期百姓耕种靠的是人工种植,土地的开垦以人力挖掘与牛耕为主。牛在古代是宝贝,律法上杀牛是犯法的,有时候饥荒战乱,一个村子都没有一条牛,耕种便靠人力挖掘,可以想象生产力的落后了。
而在后世,耕种靠的是机器,度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打个比方,同样大小的一亩地,用人力挖掘可能需要三到五天,用牛耕需要一天,用机器只需要一个时辰。
但由于汉代技术的落后,有的家庭不光没有牛,甚至是耕种的锄头,农具都没有,这也就造成了生产的落后。
比如玉米这种作物,可以春播,可以夏播,生长周期短,一年可以播种两季,一季只需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可由于开垦土地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春季播种之后,再到收获,想要夏季在播种,然而时间却不够了,因为土地没有开垦的时间。
原本一种可以种植两季的作物,却只能种植一季,假如能够提高开垦的度,将作物两季都种植上,那粮食产量不就呈倍数增长了吗
土地的开垦,就只能从农具,耕牛方向入手了,刘辩想到这一方面,便要做出完整的计划。
“朕既然兑换出这几种作物,农业方面就要搞好”刘辩沉吟着,很快在宣纸之上写下这当面的计划。
一,成立农司,统筹管理天下的农具,耕牛。
农司的职业便是主管提高耕种效率的,农具方面,农司负责打造农具,普及农具,并且百姓的农具需要到农司登记造册,但有损坏,丢失,用钝可以去农司凭借坏的兑换新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天下的农具普及,有一个很深入的了解,农具普及下去,多多少少能够提高耕种效率。
耕牛方面,农司负责培育耕牛,天下的耕牛需要在农司登记造册,不过牛需要买,农具凭借旧的兑换新的这个没事,但牛可不能凭借死的兑换活的。若是做这种便宜事,百姓不劳而获将牛杀了吃了,再去农司领养,这可就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