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果然牙尖嘴利,我今日且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弥衡大怒,向来只有他骂别人的份,不想对上这个不及弱冠的诸葛亮,居然被他羞辱。
“我是牙尖嘴利,不像阁下嘴尖牙尖,不懂礼数,难怪你弥衡四处投奔于人,却是主人家有噬主之犬”诸葛亮哈哈大笑。
周围众人听了也是哈哈大笑。
在外围的大小乔满脸不解,小乔疑惑道:“兄长,他们怎么都笑了啊”
刘伯温抿嘴笑道:“牙尖嘴利是说人说话刻薄,那嘴尖牙尖说的是什么你可知道”
“嘴尖牙尖”小乔指着嘴比划着,恍然大悟道:“嘴也尖,牙也尖,那不就是狗了吗”
“弥衡尖酸刻薄,穷困潦倒四处投奔他人,没过多久别人都将他赶跑。诸葛亮说主人家有噬主之犬,是说弥衡得了别人家的恩惠,却辱骂主人,说他是噬主之犬”刘伯温笑着解释道。
“骂得好,那弥衡好生轻慢,说他是狗在合适不过了”小乔挥舞着粉拳也支持诸葛亮。
场内,弥衡脸色铁青,正欲出言相骂,诸葛亮冷喝道:“快快说出你的见解,这里是书院圣地,容不得疯狗乱吠”
诸葛亮自骂的快活,周围的众人却是笑抽了,好像是你一直在骂吧,弥衡也没说什么啊弥衡吸了口气,气极反笑道:“希望你的学识,也能如你的嘴一般厉害秦之所以能灭六国者,在于秦之强盛,秦兵之于关西,民风彪悍,自秦孝公起,以商鞅变法图强,秦之国力与日俱增,一举超越六国,后得川蜀之地以为粮仓,武安君以屠戮百万。至始皇手,天下统一之势,以不可避免”
弥衡将自己的见解说出,大致意思就是秦人民风彪悍,经过几代明君的励精图治,到了秦始皇手中,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弥衡的论点一出,周围的众人都纷纷点头,这是秦能灭六国的主要原因。许多人都看向诸葛亮,既然是比试辩论,便要说不不同的论点,见解,若是诸葛亮说的跟弥衡一样,可就输定了,然而重要的都被弥衡说完了,诸葛亮又能拿出什么独道的见解呢。
弥衡冷笑道:“小子,且将你的看法说出来啊”
诸葛亮哈哈大笑道:“在我看来,你之言论实乃匹夫之见,也敢拿出来卖弄,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在我看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也不在于秦强,而在贿秦”
在台上看热闹的刘辩嘴角一勾,喃喃道:“这诸葛亮真有意思,居然现学现卖”
没错,关于六国破灭这个问题,刘辩来到武当书院之后,刘辩以学生的身份,也上过一堂谢安的课程。讲的就是秦与六国的史,结束之时,谢安问为何秦能灭六国,刘辩提出了六国论,也就是后世苏洵所作的。但只说了弊端在于贿秦就时间就结束了,没想到诸葛亮凭借着刘辩的只言片语,就悟出了六国破灭的另一个道理。
在场的许多武当书院的学子也都看着诸葛亮,自课程结束之后,他们也回去多番谈论。但贿秦而使六国破灭,这个道理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如今诸葛亮拿这个来与弥衡争斗,能赢吗
“贿秦真乃无稽之谈”弥衡哈哈大笑道:“稚童便是稚童,能说出此等言论,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武当书院的师者能教出这样的学生,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我的言论尚未说出,你便如此讽刺,形如疯犬,也让亮大开眼界啊”诸葛亮正色道,声音略显稚嫩,但却是满满的自信。
“来,你便说出你的言论,让我开开眼界”
诸葛亮高声道:“六国之所以破灭,非兵马劣势,非国力不足。长平之战前,赵国国力足以与秦抗衡,赵将奢,老将廉颇,李牧皆良将也。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骑兵最早成型,士兵作战能力甚至强盛于秦。始皇帝继位,赵国虽以没落,但楚仍强,不落秦多少,秦灭五国之后,赢以信为将攻楚,起兵二十万仍败,后以王剪为将,拥兵六十万国力碾压之下灭楚。”
“你先前说秦国几代励精图治,国力强盛灭六国已为必然试问赵,楚仍在,秦如何能以国力碾压这是必然吗”诸葛亮以赵国,楚国为列子,驳斥了弥衡的先前的言论。
第559章论啪啪啪的正确姿势
诸葛亮提出赵国与楚国的列子,针对弥衡言论之中的漏洞,提出了质疑。
周围的人一听,都感觉有些道理,赵国,楚国之强盛不下于秦国。秦国先后经过商鞅变法,得到川蜀之地,虽然是七国之中的最强者,但国力也没能对两国造成碾压,所以弥衡说秦国以强大而灭六国,乃大势所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周围学子的赞同声传了过来,弥衡脸色微沉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不过秦灭六国是因为秦国之强盛。你却说是贿秦至六国灭,此乃无稽之谈也”
“是不是无稽之谈,你且先等我说完”诸葛亮冷冷看了一眼弥衡向众人说道:“战国七雄,关东诸国,齐国近海工商鱼盐达,赵国靠抢劫盗墓,卖艺王侯。鲁宋梁陈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穑桑麻为业,其民又深好儒学,故节俭好蓄藏,楚越南方气候宜佳,资源丰富,无冻饿之患。秦国重农,好斗无由不需多说。”
众人皆是点了点头,秦国之所以一直动战争,是因为其他六国有多种展渠道,唯独秦国,居关西,资源匮乏,只有农业一条路。并且实行军功封爵制度,百姓想要土地,想要富裕只有不断的动战争,这也是秦国为何无休止动战争的原因。
“秦居于乏匮之地,本该最弱,连年征战之下却愈来愈强,但这却不是秦能灭六国的原因。秦能灭六国,在六国不自醒,不断贿秦妄想平息干戈,然秦征欲不止,次年又来,却以何挡之”诸葛亮反问道。
是啊,暴秦的贪欲没有休止,六国企图割地满足秦国的贪欲,但秦国次年又来。秦国得到了土地变得强盛,然而本国却因割地实力变弱,你又拿什么来抵抗,拿什么来满足暴秦呢
“秦楚丹阳之战,秦败楚而得汉中,楚割地求和,后再败而失都。韩割上党,魏让西河。秦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战胜之所得土地,割地占百倍。诸侯战败所失,较割地,其实少百倍。诸侯以地事秦,其实是抱薪救火,未曾保国,反而促使秦之强盛。说到底秦能灭六国,乃是六国给养起来的。”
“可笑,燕,齐未曾贿秦,为何亡之”弥衡讥讽道。
诸葛亮一脸鄙夷的看着弥衡道:“燕齐本就弱小,远离秦国,若接壤,未尝不贿君不见秦兵临城下,燕以督亢乞和至于齐,秦临齐之时已然庞然大物,远不是齐国所能抵抗的了。”
“六国贿秦致秦强自弱,秦灭六国也是六国咎由自取,至于秦之强盛而灭六国,在我看来纯属无稽之谈,楚国一度强于秦,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读史乃明悟道理,借古明今,然而兄台读史,只看到秦国强盛这个表面,而忽视了其原因。兄台虚度十数年光景,反而瞧不起年幼的在下,还真是”
弥衡脸色阴沉,一言不。
其实秦能灭六国,又何尝只有这区区两个原因呢秦国之强为一方面,六国贿秦也是一方面,但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原因,根本就是说不清的。
苏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