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边已经卸下铠甲,着一身单衣手里捧着九江太守印信,率领着众将出得城来。
张定边身后众将,也都是着一身单衣,兵器战甲都没有佩戴。
冲到城门下的江东军们,见了这样的场面,都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这是要投降
张定边对着士兵们说道:“兄弟们,放下兵器吧,降了”
士兵们闻言,在无心厮杀,纷纷放下兵器。
高宠,许褚,夏鲁奇,檀道济等将率兵列好阵势,然而张定边等不出城来攻,反而是一副投降的姿态,不由得都愣住了。
檀道济打马而出,对着张定边喝道:“张定边,你这是干什么”
张定边高声说道:“大势已去,我麾下士兵死伤颇多,在难以阻挡你们南下,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杀戮,我愿意投降”
“投降”檀道济眉头皱了起来,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张定边先前还率兵突袭呢,如今突袭失败,便要投降这变脸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把
虽然张定边已经出城献上印信,但檀道济却更觉得这是张定边的阴谋。
檀道济沉吟一番,说道:“既是投降,便让所有兵马出来,全部放下兵器吧,你张定边,随我去见陛下”
“好”
然而张定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便命令城中兵马出来,自己上前,来到汉军阵中。
“真投降了”汉军见此皆兴奋不已。
见江东军没有携带兵器全部出了寿春,张定边也只身来到己方阵中,檀道济这才相信张定边是真的要投降。
檀道济随后又让士兵对张定边进行搜身,虽然确信张定边投降,但待会还要带他去见刘辩,保护工作一定要做的到位才行。
不多时,檀道济带着张定边来到汉军营寨。
刘辩也收到了张定边投降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亲自外出迎接,如今天下已定,张定边前来归降,已经不值得他礼贤下士了。
张定边被带到营帐之中,刘辩高坐帅案。
张定边跪倒在地,将印信举过头顶,高声说道:“罪人张定边拜见陛下”
刘辩审视着张定边,沉声喝道:“张定边,你昨晚还率兵突袭我军,今日又为何投降了”
张定边回答道:“俗话说,为人臣子,当忠人之事。陛下率兵前来,我自然要做最后一搏。然而陛下深谋远虑,我突袭不成,陛下这几日内便可以分兵南下,江东再也没有获胜的希望,已经是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杀戮,我选择投降。”
刘辩摆了摆手,对于张定边的说辞并不感冒:“你早知有今日,何必昨晚率兵突袭呢导致两方兵马死伤甚多”
“陛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还请饶恕投降的无辜士兵”
张定边说完,便沉默不语。
“将他带下去吧”刘辩摆了摆手,也有些意兴阑珊。
其实张定边做的也没有错,虽然如今大汉统一之势已定,但弱小的一方,也不会因此便直接投降,伸着脖子来给你砍,抵抗肯定是会有的。
随后,刘辩便派出兵马接管了寿春。
兵马调换,汉军入驻寿春,江东降兵,则进入营寨看管,只等战事平定之后,在返回家乡。
三日后,刘辩便起兵六万南下合肥。留下三万兵马看管江东降兵,不过张定边也被一起带了出去,这些降兵就算想要造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合肥位于庐江郡,也被打造的十分坚固,这是江东军的第二座堡垒,原本想着寿春若是守不住了,便退守合肥。
只是张定边战败后就直接投降了,根本没有退守合肥的机会,这合肥城的守军,见张定边投降,也便开城投降了。
留下五千兵马镇守合肥之后,刘辩继续率兵南下,前往濡须口。
濡须口是张定边兵马的第三道防线,寿春守不住了,退守合肥,合肥守不住了,便退守濡须口。
濡须口它位于长江边上,乃是一座水军营寨。
汉军兵马抵达濡须口后,刘辩便要面临抉择了。
是逆流而上赶往柴桑,先灭了周瑜军队,集合刘裕兵马一起进攻建业。
还是先不理会周瑜,直接前往建业
濡须口水寨之中,刘辩与徐达议论着这个问题。
徐达沉吟一番,对着刘辩说道:“陛下如今我军有兵马六万人,周瑜那边根本不用理会,并且周瑜此人,忠心孙策,我军前去围攻,他必定死战,到时候又要死伤无辜的生命。
我军若是能先拿下建业,迫使孙策投降的话,那柴桑的周瑜,便可不战而降了”
听了徐达的话,刘辩这才下定决心,说道:“好,那便不理会周瑜,直接前往建业,不过张辽那边,如今已经抵达何处且先不急着进兵,若能与张辽合兵建业的话,那平定江东就更加简单了,速速派人打探张辽大军的动向。”
大约是张辽击败陆逊之时,刘辩进军寿春,此刻张辽与孙策也不过是刚刚交战,因此刘辩还不知道张辽大军的动向。
斥候去了两日,两日之后,赶回濡须口向刘辩禀报张辽的动向。
“启禀陛下,张辽将军已经兵进芜湖,孙策亲自领军一万赶到于湖抵抗张辽将军,如今战事还在僵持当中。”
“果真”刘辩闻言顿时惊喜无比。
斥候拱手回答道:“千真万确,小人在芜湖见到了张辽将军”
刘辩大喜过望,当即下令道:“太好了,孙策只有一万兵马,我军汇合张辽大军,有兵马十万有余,定能一举拿下孙策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出发,顺流而下,赶往于湖”
第1271章兄妹相见
濡须口本就是江东水军大寨之之下。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原本张定边的兵马在寿春,若是战败可以退守濡须口,而周瑜的兵马在柴桑,若是战败的话,同样可以顺流而下退守濡须口。
因此濡须口水寨的战船非常多,用来供给六万汉军绰绰有余。
大军准备好了之后,便启程顺着长江而下。
芜湖就在濡须口对面,而于湖则在南岸下游不到五十里之处,刘辩如今便是要前往于湖,与张辽合围于湖城,以免孙策逃跑。
船头,清风徐来,虽是五月中旬,但江面上,却感受不到一丝热意。
刘辩立在船头。
身后一道轻柔的声音响起:“陛下,我兄长他真的在于湖吗”
“嗯”刘辩听见是孙尚香的声音,伸手将她挽入怀中,轻轻的点了点头。
孙尚香的脸色有些苍白,像是在问刘辩,又像是再问自己,喃喃道:“于湖,距此不足三十里了吧”
“最多一个时辰了”
刘辩也是答非所问。
在刘辩怀中的身体一颤,孙尚香美目中满是担忧之色:“陛下,你说我兄长他,会投降吗”
刘辩摇了摇头道:“孙策性格行列,只怕会求死战”
一阵沉默过后,孙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