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也咬咬牙说道:“老沈说的没错,我们几个盘算过了,考科举的希望太低了,本来还想着搏一搏,可是听说永贞你出人头地了,好歹你赏我们一个职位,让我们做着看看,要是做不来,我们绝不死缠着永贞”
朱庆斌也说道:“永贞,我们不怕吃苦,就怕没事做,让人看不起”
张恪微微点头,三个人都有上进心,都有一股子劲,这就还有希望。
“我手上空余的职位一大堆,大清堡等地会暂行军民分离,每一个城堡都缺以为负责屯田的民政官,如果你们愿意,马上就能上任”
张恪早就想过了,他一定要把军权都捏在手里,这是立身的根本,像乔家兄弟,岳子轩,马如峰,吴伯岩等人都忠心耿耿,没有话说。
最薄弱的就是民政这块,张恪手下识字的人都不多,因此很多民政事务不得不交给唐毕一个人,张恪迫切需要人手帮着分担。
“永贞,你说的这个民政官是几品,都管什么”
“没品”张恪毫不客气地说:“这就是我暂行的一个体制,各个屯堡我会派遣专门的练兵官负责军事事务,平时训练,战时出征。而屯田、收税、户籍、开矿、刑名这些事情就是政务官管的。简单的说就是一堡的大家长,除了军队,什么都管”
官不大,权力很实在
沈岳最先咬咬牙,说道:“除了不能管军之外,基本上和备御的权力一样刚刚当官,就能做到这样的位置,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我干了”
朱庆斌和唐光也一起点头:“没错,永贞,收下我们几个吧”
“哈哈哈,先别忙,我可把丑话说在前面,屯堡的任务可不轻松,我准备要开垦荒地,还要修筑城堡,挖渠引水,你们可要领着百姓,把事情做好。”
都是苦活累活啊
顿时大家伙又有点皱眉了。
“当然了我也不是光让人干活的,你们做得好,我会向朝廷请功嘉奖。另外你们开垦土地多,工程做得好,我也会额外奖励津贴。”
“津贴有多少”唐光咬牙问道。
“这个不好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手下的大匠一年能拿到二三百两银子,造出武器之后,还有提成”
啊
张恪出手真大方,他们当官的不会比工匠差吧
“干了”
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五个人一起举杯,算是定下来了。
三个伙伴,加上姐夫邓文通,正好四个人,分配大清堡、镇夷堡、大靖堡、太平堡四个屯堡。
张恪就能从繁重的政务之中抽身,专心布局重要事情。而且吸收这几个人加入团体,也打开了文武并重的局面,对张恪的团队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
转过天,张恪又在孙有光的带领之下,找到了几家匠户。
其中手艺最好的有两个人,一个善于打造盔甲,叫做郑寸。一个是做火炮的,叫做谢震。
这两位正在合伙做家具,郑寸负责锯木板,谢震则是做把手,还有雕刻花纹,两个小老头忙得不亦乐乎。
张恪突然来访,把他们吓得够呛,郑寸干脆直接跳墙跑了,谢震腿上有伤,被张恪给堵上了。
“大人。您饶了小的吧,我不会做武器,小的光会造家具,求求您了”
孙有光一听气得须发皆乍,指着谢震大声骂道:“贼坯子,你的腿就是造炮炸伤的,还敢跟本官撒谎不让你知道点厉害,你是不能老实,来人。给我狠狠打”
“慢”
张恪急忙一伸手,拦住了孙有光,他亲自俯身,把谢震从地上扶了起来。
“谢先生。晚生张恪,要请你到大清堡造炮。”
谢震忙着摇头,简直有一万个不愿意
“呵呵,您先听我说完。造炮不会白让你干的。所有匠师每月五两银子起,最多三十两,津贴另算。督造一杆火铳提一钱银子。造一门炮一两银子”
张恪说完之后,谢震都傻了,痴呆了半晌,突然转身就跑,又哭又笑,大声喊道:
“老郑,快回来吧,咱不造家具了,天上掉馅饼了”
大路上,张恪带着人马快速前行。
唐光他们几个都跟在张恪的身边,点头赞叹。
“永贞,你练兵真有两下子,整齐精悍,令行禁止,颇有当年戚家军的风范”
沈岳笑道:“那可不,永贞是大将之才,早就有飞黄腾达的时候,咱们就抓着凤凰的尾巴,展翅高飞”
张恪微微一笑:“其实练兵没什么难的,戚爷爷的兵法都写在书上,只要赏罚分明,就没有做不好的。”
朱庆斌不服气地说道:“永贞,我可不信,既然练兵这么容易,戚家军为什么只有一个”
“因为其他人都做不到”张恪说道:“你们想过没有,两个造武器的大匠为什么不想造武器,而要造家具呢道理很简单,就是朝廷的匠户制度,他们做得好得不得奖励。一个能造出杀人无数的火炮的匠师,竟然吃不饱,穿不暖,要靠着卖家具赚点银子,你们觉得正常吗推而广之,匠户如此,军户也是如此,大明病了”
病了
大家伙互相看了看,全都若有所思。是啊,他们也想努力,可是出身几乎决定了一切。唯一能改变命运的科举又是那样的渺茫,几乎没有希望。如果不是遇到张恪,他们或许连施展的舞台都没有。
一想到这里,几个人越发的珍惜这次机会,无论多么难,都要咬牙挺住,都要干出名堂
他们一行回到了大清堡,大姐一家都过来了,张恪本想让邓文通先去拜见老娘,只是邓文通坚决的反对,他只让张韵梅带着瑶瑶去看姥姥和小姑,他则是跟在张恪的身后,先到了备御衙门的大堂,处理正事。
唐毕早就等在了这里,一看张恪回来,他急忙迎了过来。
“大人,您可算是回来了,卑职正有要事禀报。”
“什么事情”
唐毕说道:“是这样的,卑职已经划分了大清堡的田地,给各户都分了屯田土地,只是有不少人不想种田。这几天不断有人找我,要让我收回屯田。”
“啊”
张恪顿时一愣,中国百姓的土地情结是扎在骨髓里头的,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