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1(2 / 2)

他们刚刚走进来,没有一刻钟,外面士兵就跑了进来。

“大人,有人来拜访”

“哈哈哈,来的好快,让他们进来吧”

有士兵带着,从外面走进来三个人,头一位是个六旬左右的小老头,带着瓜皮帽子。留着两撇小黑胡。他的后面是一个中年文士,面皮白净,丹凤眼,神采十足。最后是一位胖大的员外,至少有二百六七十斤以上,小眼睛就剩了一道缝。

“哈哈哈,贵客临门,不会怪张某没有迎接大家吧”

“岂敢岂敢”老头先笑道:“小老儿叫翟福,是几位东家的总账房,我身后这两位一个叫范文生。一个叫黄德禄。”

“说那么多我也懒得记,一句话,你们能不能代表晋商”

张恪单刀直入,范文生哈哈一笑:“张大人果然快人快语,不同凡响,我们若是不能代表,也就不来了”

“好”张恪满意点点头,笑道:“咱们不妨就把事情都放在台面上,我张恪不是找死的人。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你们逼的”

大胖子黄德禄脸上的肉跳了两下,冷笑道:“张大人,你的话未免不讲理了。我们几时惹到你了,反而是你杀到了大同。”

“哼,用我把话说明白吗你们救走硕托,从我的治下逃走。这不是惹了吗你们为什么救硕托,还不是想和老奴打通关节,卖更多耳朵东西给老奴吗别忘了。辽东可是张某的老家,野猪皮杀过来,死的可是我的家乡父老,兄弟亲人,还没有惹到张某吗”

三个人快速交换眼神,显然都读到了强烈的惊恐,张恪知道的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多。

翟福拱拱手,陪着笑脸说道:“张大人,我们也有苦衷,是是非非先放在一边,眼前的事情您要怎么了结”

“痛快,我只有三个条件,停止对老奴的贸易;交出王家谢罪;再赔偿两百万两”

疯了

三个人心头浮出了同一个念头,关外走私的暴利仅次于两淮盐业,他们岂能轻易让出去,其余两条更是不能答应

“张大人,王家和我们同气连枝,至于赔偿,我们也经营困难,手边实在是没有银子。”

张恪站了起来,绕着三个人走了几圈,每到一个人的背后,他们就忍不住冒白毛汗。

“谈判要看筹码,王登库和鞑子贸易的罪证在我手里,他给东林党那么多银子,恐怕不光是他一家的,你们全都有份儿。这要是大白天下,嫉恨东林党的人会竭尽全力攻讦你们。就算你们根基深厚,势力庞大,斗下去也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翟福在三个人里面,年纪最大,经验也最丰富。

“张大人,你说的有理,只是条件我们实在没法接受。这样吧,我们出一百万两银子,咱们两厢和解,您看如何”

“哈哈哈,朝廷派了五位钦差,声势浩大,你们只出一点银子,就能摆平吗我张恪好说话,可是黄克缵都准备拼命了,此番不拿下一两位阁老,绝对不能罢休”

翟福顿时倒吸一口冷气,试探着问道:“张大人,王家和我们过从甚密,若是王登库胡攀乱咬,我们不好办啊”

张恪笑道:“我已经替几位考虑了,王登库必死,不过可以给他王家留下血脉,再给五十万两银子,远走他乡,依旧过锦衣玉食的生活。”

翟福他们也推演过,王家肯定保不住,若是按照张恪所说,也算是有个交代。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王家完蛋了,他们说不定还能得到点好处。

“张大人,不知能不能让小老儿见见王登库”

“没问题,本官随时可以安排。”张恪同意了。

谈到了这里,最核心的问题就剩下走私一项了,这也是张恪志在必得。

“三位,有句话谁都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们给老奴粮食铁器,老奴连战连捷,倘若有一天老奴把大明的江山都夺了,会放过你们吗”

“胡说八道”范文生黑着脸说道:“我们就做一点小生意,大明朝这么大,又岂会亡国,张大人莫要危言耸听”

张恪摇摇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人也未必会料想到大明会亡国

“自古没有三百年的盛世,两百多年的大明朝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野猪皮就是一群野蛮人,给他们当从龙功臣,搞不好就被吞的一点不剩”

张恪的双眼仿佛洞穿历史一般,不带感情的声音落在三个人的耳朵里,他们不仅低下头若有所思。

“三位,其实想要赚钱,未必靠走私”

第二百三十三章被出卖的东林

圣人门前卖字画,关公面前耍大刀,晋商面前讲生意经

天底下还有比他们更会赚钱的人吗,区区黄口孺子居然要指点他们,翟福只觉得荒唐到了极点,老头嘴角挂着淡淡的笑。

“张大人,你有什么高招赐教,小老儿洗耳恭听”

“先请教三位,你们觉得什么最容易赚钱,当然了,走私生意不算。”

黄德禄脸色通红,喘着粗气说道:“天下间最赚钱的,要数食盐,不过这是朝廷垄断的。再有就是海外贸易。江浙的丝绸,福建的茶叶,江西的瓷器,一船货出去,就能换来半船银子。不过东南的海贸多数都被东南大族把持着,我们是能看到吃不到。”

“你们资助东林党,就是想把手伸到江南吧”

三个人没有吱声,算是默认了。

“东南海商经营这么长时间,又近水楼台先得月,想要虎口夺食,不啻于登天下海。其实何必舍近求远呢,北方就有赚钱的东西。”

范文生皱着眉头,疑惑地问道:“张大人,还请明示。”

“很简单,就是羊毛”

张恪说完,翟福和范文生互相看了几眼,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黄德禄更是笑得浑身肥肉乱晃。

“张大人,我还当您有什么高见呢羊毛纺出来的毡毯,帽子寻常百姓都嫌粗劣,又怎么能卖出钱”

“哈哈哈,亏几位还是商人,你们难道不知道西洋已经纺织出了柔软耐磨,厚实保暖的呢绒”

“这个”范文生尴尬咳嗽了一声,说道:“我听传教士说过,也见过所谓呢绒,不过那东西似乎不适合大明的需要”

“糊涂”张恪冷笑道:“不适合难道不会宣传吗呢绒虽然没有丝绸飘洒,但是胜在保暖耐磨。做出的衣服笔挺有型,又岂会没有市场,我已经准备给部下士兵每人制作一套。试想一下,得胜之师,一身笔挺的呢子军装,披红戴绿,鼓乐喧天,向太庙献俘。你们说会不会引起一股风潮,人人争相穿着”

“会,当然会”大胖子黄德禄商业神经最敏感。顿时觉得有些门道。

“张大人,纺织呢,呢绒,可是要羊毛的,大明哪有那么多的羊毛”

“大明没有,难道鞑子也没有吗”张恪笑道:“他们有大量的牛羊,羊毛基本上就是废物,我们买过来,织成呢绒。再卖出去。初期按照每年二十万匹计算,每一匹十两银子,扣除成本,至少能赚一百五十万两。本官在锦州还有码头。能够卖到朝鲜和日本,往返之间,又能赚一笔。你们每年靠着走私能赚多少,可有这个来钱容易”

张恪早就琢磨过毛纺。账目也算得明明白白,这时候抛出来,翟福等人顿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