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05(2 / 2)

这时候李宗突然叩响扳机,一枪正中靶子的胸口,硬木被击碎,拳头大小的伤口狰狞可怖。李宗浑身颤抖,简直不敢置信。

良久,他对着张恪一躬到地。

“张少保,敝国上下急需如此犀利的火铳,哪怕花再多的银子,我们也愿意”

第二百七十九章火炮和嘴炮

“你们几个过来”

张恪把靶场的几十个士兵叫过来,吩咐道:“这两位是朝鲜来的朋友,你们给他们演示一下火铳战法。”

“遵命”

士兵们毫不犹豫答应,立刻排成整齐的三段射击阵型,在六十步的位置设置三十几个人形靶子,都披着破烂的皮甲,和真人一般不二。

李参和李宗瞪大了眼珠子,死死盯着,枪声响起,硝烟弥漫,射击之后的士兵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急忙转到后面,第二排的立刻接上。

枪声绵密,一点间隙都没有,两个朝鲜人就这么傻愣愣的看着,都舍不得眨一下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杜擎实在忍不住了,说道:“两位,射击停止了”

“停止啦真的”

两个人脸涨得通红,也不知道是羞愧的,还是激动地。

李宗第一次谦卑地低下头,请求道:“小人想去看看靶子,不知能否准许”

“请自便。”

得到了准许,两个人撒腿就跑,看着他们的背影,杜擎鄙夷地说道:“不愧是小地方来的,一点见识都没有。”

“你说他们小,人家自己还觉得是宇宙第一大国呢”

杜擎笑骂道:“见过夜郎自大的,没见过这么大的。大人,干脆把他们赶走算了,懒得搭理他们”

“哈哈哈,咱们做生意,对手傻点不是更好吗只要能榨出油水就行。”

张恪对自己的火铳有着超乎寻常的信心,果然如同张恪的判断,李参和李宗到了靶子前面,眼睛就不够看了。

铅弹穿透了皮甲,在硬木上留下深深的印痕,这要是换成血肉之躯,保证是满身的血窟窿。

李参看得浑身发凉,用朝鲜话低声说道:“天朝的火铳比起二十年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嗯”李宗感叹地点点头,说道:“如此犀利的火铳,我也是平生仅见,能买到多少,就要买到多少,不惜一切代价”

李参疑惑地问道:“我兄弟李贵手上有五百精锐,能买到两三百杆就够了”

“糊涂”李宗毫不犹豫说道:“对付我那位叔叔,有三百火铳足够了,可是建奴呢,倭寇呢只有拥有强大的军力。大朝鲜才能屹立不倒”

这个李宗的野心眼界显然比李参强多了,他眯缝着眼睛,在他的面前似乎出现成千上万的火铳手,拿着犀利的武器,把倭寇轰成了渣滓。强大的朝鲜军队在日本四岛上肆意杀戮,耳边全是倭国女人的哀嚎

别怪李宗想入非非,要是两千年来,被侵略了一千七百多次,谁都没法平静

他们看过了靶子。坚定了志在必得的念头。

“张少保,敝国迫切需要火铳,请您成全”两个人把头埋到了胸口。

“哈哈哈,你们不必施礼。在商言商,咱们就是做一笔公平合理的交易。第一年我提供你们五百杆火铳,给你们一百名训练教官,教会你们火铳战法。”

“好”李宗一口答应。说道:“张少保考虑真周全。”

张恪已经看出来李宗才是真正主事的,至于他的伯父李参,更像是一个跑腿的伙计。

“别忙。东西给你们,你们要拿什么来换呢”

“这个,请张大人明示。”

张恪笑道:“一杆制造精良的火铳,成本就要七十两银子,卖你们一百两不算多吧再有弹子,火药,枪油等等算起来,差不多就要一百五十两银子。另外训练一个火铳兵也不容易,必须要最精干的老兵。他们大老远的去朝鲜,一天怎么也要一两银子,两位觉得可还合理”

账没算完,李宗和李参差点趴下。一杆火铳一百五十两,五百杆就是七万五千两,加上训练费用,少说要十万两

十万两啊

放在大明或许没事,要是放在朝鲜身上,那可就要了命啊

李参哭丧着脸说道:“张少保,恐怕敝国国库都没有这么多银子,天朝上国一贯宽宏大度,您又是天下第一的英雄,敝国钦佩无比,人人供奉,敬若神明”

“行了”张恪冷冷说道:“我说过,这是生意,做生意就讲究平等二字,你们求也没用”

李宗脸色铁青,说道:“张少保,您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两位,价钱我是一分都不能少,不过买东西也不一定要银子,以物易物吗”

李宗的眼睛重新燃起了希望,疑惑问道:“张少保,您要如何”

“你们可以用粮食抵偿,大米换火铳吗”张恪用充满诱惑的声音说道:“朝鲜虽小,可是丰收年景,全国也有几百万石粮食储蓄,咱们互通有无,火铳,盔甲,刀枪,丝绸,茶叶,你们要什么我有什么,这生意做不得吗”

李参情绪激动,就要点头同意,可是李宗却狠狠瞪了他一眼。

“张少保,您也说了,敝国丰年才有粮食积蓄,若是赶上了荒年,我们岂不是难以为继”

“公子真是心怀天下啊”张恪略带嘲讽地说道:“荒年怕什么,难道朝鲜就不想报千年世仇吗只要你们和我合作,天朝就是朝鲜的后盾,早晚会帮着你们荡平四岛,灭了倭寇的老巢”

李宗被张恪说的浑身血液加速,小白脸很快变成了猪肝色,气喘如牛。

“张少保,你能保证吗”

“这有何难壬辰倭乱的时候,家父就曾经和日本人拼过,我对那些小矮子没有一点好看法”

李宗眼珠乱转,权衡了半晌,终于下定决心。

“好,成交”

谈妥了大方向,杜擎带着李宗和李参下去,拟定详细方略去了。

张恪心情大好,敲开了朝鲜门户,不光是有了一条来钱的路子。还能在建奴后背上插一刀。一举两得,实在是太妙了

哼着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