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32(2 / 2)

“国公爷有办法了都听国公爷的”场面瞬间平静下来。

张恪清清嗓子,苦笑道:“我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大家伙都知道,有人借钱盖房子,有人借钱看病,有人借钱赶考。打仗缺钱,是不是也能借钱呢本爵想发行战争债券,大家自愿购买。”

是让大家伙出钱啊

不少人就为难起来,最初说话的几个书生毫不客气,从怀里掏出了所有散碎银子,有个十几两的样子。

“什么债券不债券的,打鞑子,我们愿意把命捐了。我们身上就这些钱,等着回家去取”

他们这一带头,不少人脸上都红了,嘴上说的好听,可是到了拿银子的时候就退缩了,还要不要这张脸了大家纷纷掏银子,可是张恪却伸手拦住大家伙。

“战争债券可不是让大家捐钱,本爵要和大家说明白了,我们打仗,抢回了土地。这些土地以后有了产出,就要交税,其实算起来,打仗是赚钱的,至少本爵打了这么多仗,还没赔过”

张恪笑道:“既然战争有赚头,凡是买了战争债券的,等到打赢之后,就能得到分红。保证比大家存在银行里面赚得更多”

有人说自从发明了战争债券,战争的目的就不再是保家卫国,而变成了赚钱,变成了为资本服务。

这东西当然是邪恶,甚至罪恶的,可是这就是一个罪恶的时代,一个疯狂追逐金钱的时代。只要能赚钱,别说是战争,就算是杀光印第安人,贩卖黑奴都是小菜一碟。

果然就在张恪宣布之后,在辽东掀起了一轮风潮,百姓争相购买债券。只是他们并没有在乎收益

有一个车夫把几年积蓄的二十两银子都买了债券,转过头,就把债券撕得粉碎,扑通跪在了银行前面。

“俺没福气当兵杀敌,想捐这条贱命都没资格,俺就把银子都捐了军爷们,替俺们多杀几个鞑子”

车夫说完之后,掉头就走,在他的背后骤然响起了嘶啦声,不绝于耳

辽东百姓对战争债券的理解很简单,国公爷别逼得走投无路,大家伙做人不能没有良心

可是同样的战争债券,在江南却遭到了迥然不同的待遇。

甫一推出,就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自从松江建立市舶司之后,几个月的时间,就在黄浦江两岸崛起一座规模惊人的城市,所有人急着跑马圈地,投资建作坊,船厂,从事海外贸易,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而江南银行也发行了不少债券,用了圈地建设。因此江南人对债券不陌生,只是战争债券却还是头一遭。

难道打仗还能赚钱就在大家伙还在犹豫的时候,包士卿宣布认购一百万债券,紧随其后,高家和叶家分别认购一百万,徐家认购八十万,其他各大家族纷纷跟进

这下子可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这些大家伙可不是傻瓜,要不是大有赚头,谁会轻易掏钱。

尤其是熟悉辽东情况的人做出了详细分析,他们认为辽东土地肥沃,地广野丰,物产丰饶。

除了人参、皮草、鹿茸,东珠之外,广袤的黑土最适合种植大豆,而大豆是榨油的最好原料。

柴米油盐酱醋茶,历来民生必需品都是暴利,特别是如今的炒菜还是以猪油为主,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舍不得吃。如果能产大量的豆油,让美味的炒菜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何等巨大的市场,又是多大的暴利

很显然,想打入辽东,就要看平辽公的脸色,凭什么让平辽公青睐你呢,毫无疑问,就是战争债券

在众多商人的眼里,那根本就不是一张纸,而是通向财富的通行证。

自从战争债券发行之后,东南的购买浪潮就一浪高过一浪,甚至逼得张恪不得不连续两次增发,就算如此,还是供不应求,黑市上到处都是加价收购债券的人。

“启禀国公爷,统计出来了”杨廷筠拿着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清单,到了张恪的书房,清单送到了张恪面前,张恪放下了手里的毛笔,拿过来一看,顿时眼睛瞪得溜圆,甚至怀疑多看了一个“0”。

“娘的,这些钱够把朝鲜都打下来了”

第四百七十六章大军云集

三期战争债券,一共筹集八百五十万两银子,加上辽东发行的债券,更是超过了一千万两其中江南的大户就承担了五百万两之多,当初给十一家活路,把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显然十分英明。

这些钱相当于大明朝两年的岁入,不能不让人惊叹,民间财富之雄厚。当然能筹集这么多银子,还要多亏张恪的号召力。要是换成朝廷,不但一两银子拿不到,买朝廷输倒是大有人在。

另外债券如此火爆,更是证明了大明的军民百姓反对议和,要求收复失地的决心。消息传到了京城,百官一起噤声,再也没人敢提议和。

“好,简直太好了”

陈民情再也止不住兴奋,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什么叫做民心,这就是民心我大明军民齐心协力,有精兵猛将,钱粮军饷也充足,没有理由收复不了辽东。凡是提出议和的那些奸贼都是软骨头,怂包大软蛋”

张国臣同样感慨地说道:“真是恨不得立刻脱了这身官服,哪怕到国公爷帐下充当一小吏,征杀疆场,头断血流,也是三生有幸”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鼓噪起来,撸胳膊挽袖子,就要冲锋陷阵。洪敷敎把脸一沉,咳嗽了一声。

“胡闹要是想冲锋杀敌,直接投军算了,何必再考科举呢你们中了进士,当了官,就应该做得更多,才对得起家乡父老的期望。”

张国臣脸色涨得通红,急忙躬身说道:“大人教训的是,只是我们如今多半都是观政进士,再有就是御史给事中,六部的员外郎。人微言轻,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陈民情等人也频频点头,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拼了命的上书请愿,可是他们的奏疏很快就被淹没了,根本溃不成军。若不是张恪发行战争债券,弄出了偌大的动静,光是吐沫星子,就够他们洗脸了。

洪敷敎看着大家伙,心说这帮小子还是毛嫩啊不过到底是年轻人。只是自己的徒弟当初比他们还年轻,而且还是武将,地位更卑贱,偏偏就能折腾的风起云涌,看来人和人还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