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33(2 / 2)

“永贞,依我看大家也不是骄傲,而是胜券在握这些年大家都刻苦训练,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多少血。就算皇太极有通天的本事,也是回天乏术”

“话虽如此,可是此战毕竟不同以往,规模更是空前,大家伙必须记住一点,务必通力配合,如臂指使。若是哪一个因为争功,因为急躁,坏了大事。休怪本爵不客气”

并非张恪不给大家伙好脸色,而是此番战斗的确不同以往。首先这是灭国之战,规模空前敌人也会誓死一搏,绝对不能大意。

其次战争地域广阔。涉及到的兵力众多,光是协调自己人就要耗费无数心力。

再有虽然战争债券募集了巨额资金,可是也注定了必须一战成功,如果失败了。后果简直不可想象。

张恪能够清楚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小心翼翼。

成,一方霸主。败,一无所有

“大家上眼。”

张恪让人把沙盘抬来,放在了所有人的中间。

“此番出战,主力人马有两部,一是本爵,我亲自率兵渡过三岔河,进军海州,与此同时岳子轩会率领金州和复州的人马前来会师。两军汇合之后,北上攻取辽阳。除了主力之外,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汇合朝鲜人马,沿着鸭绿江出兵,抢占沿江诸堡,牵制建奴兵力。库页岛的人马,会联合对建奴不满的诸部,从北边发动攻击,截杀向北逃窜的建奴。”

张恪说着,手里的小红旗不停地插在沙盘上,从南边,到东边,再到北边,一个包围圈渐渐形成。众人看得心惊肉跳,光是看着沙盘就让人心神动荡,恨不能立刻投入大战之中。

“国公爷,这个包围圈好像还差了一块。”孙得功试探着问道。

“没错,就是西边”张恪笑着看了看大哥。

“西边通向蒙古诸部,张总兵,你熟悉草原情况,就请你带领两万骑兵,联合炒花诸部,将西边封锁,等待截杀建奴。此外一旦林丹汗南下救援建奴,务必要阻拦住”

张峰满心欢喜,想要参与正面攻坚,可是没想到竟然又成了二线队员。可是二弟这么安排,他也没法拒绝,只能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张恪微微一笑:“日后大战多着呢,灭了一个建奴,不还有林丹汗吗早晚草原也要臣服在我们脚下”

“说的太好了”于伟良笑道:“国公爷就是有霸气,区区辽东哪能满足我们的胃口”

听到于伟良的话,李之藻等人眼前闪过一丝不安,随即晃晃头,何必想的太远呢,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说完了大体布局之后,张恪又坐回了位置上。

“此番出战,不光是要打败建奴,更是要彻底收复辽东,既要打仗,又要处理地方事务。因此文官肩头的担子很重,不光要确保后勤,还要清理汉奸,恢复地方秩序。”

“这个没问题”王化贞信心十足地保证。

放在以前他或许不敢这么说,可都是自从张恪在江南考试取才之后,有差不多500名读书人充实到了辽东,其中以绍兴等地居多。

绍兴是浙江文脉荟萃之地,文风鼎盛,几乎家家都有读书人。可是朝廷科举名额有限,别说进士,就连举人秀才都不容易考,因此很多绍兴读书人就去给官员做幕僚,出谋划策,闯出了绍兴师爷的金字招牌。

可是当师爷毕竟不如当官来的舒服,哪怕是到苦寒之地的辽东,也有无数人趋之如骛。相比精研八股的“才俊”,这是未来的师爷涉猎更广,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弥补科举进士的不足。因此对算学、民政、税务、法律,甚至军务,都多少有所涉猎。

到了辽东之后,这些头脑灵活,学问扎实的南方人很快融入其中,大大弥补了辽东官吏的缺口。

要不是考核严格,只怕还会有更多的人才来到辽东。

有了人就有了底气,王化贞才敢一口气答应下来。

另外王多闻也站了起来,对张恪说道:“国公爷,卑职还要报告您一件喜事。”

“说说看”

“是,最近直道修建加快,从广宁到锦州,又从锦州到海州,基本修成。”

直道

顿时所有人都面露喜色,有了直道之后,行军速度会大为提升,后勤运输更加便利快速,好处多得说不完。大家早就盼着呢,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我记得当初计划,要三五年才能修好,这才一年多,竟然能这么快”张恪吃惊问道。

卢象升站出来,解惑道:“国公爷,我们把整条直道分成了两半,中间以树木隔开,我们只是修好了一半,至于剩下的一半,还要一年多。说起来还多亏李大人的提议,才能让直道及时派上用场。”

李之藻满脸微笑,眼神之中透着得意。

“哈哈哈,既然万事俱备,那么择吉日,扫平建奴”张恪兴奋地一挥手臂,所有人都跟着热烈地拍巴掌。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枝头鸟儿欢唱,水中鲤鱼畅游,厚厚积雪早已变成滋养万物的甘泉。

从平坦的直道上面,出现了一杆黑色的大纛旗,格外显眼。

“平辽公,张”

没有任何别的字样,很显然张恪要凸显的是灭掉建奴,收复辽东都是他一个人顶着朝廷的压力做出来的决定,无能的朝廷根本不管大家的死活,只有平辽公才会为大家报仇雪恨

当张恪骑在马上,在众将的簇拥之下,快速前行之时,直道两旁都挤满了百姓,大家挎着篮子,翘首以盼。

“是国公爷,真是国公爷”

百姓们争相磕头,他们从篮子里拿出鸡蛋,肉包子,还有熟食点心,拼命地向士兵怀里塞。

“都拿着,我们都盼着大胜仗回来呢”

百姓们热情欢送,一路绵延,每到一处,都有无数的民众前来送行。别说普通士兵,就连张恪等人也是格外感动,甚至都有点自责。

收复失地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偏偏经过张恪的操作,变成了割裂朝廷和辽东百姓的手段,总觉得心里别别扭扭的,无颜面对那一张张赤诚的面孔。

“乡亲们,大家都回去吧,好好种田。春种秋收,等到大家收获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打到沈阳,夺回我们失去的一切”张恪用力地喊道。

潮水一般的掌声,百姓们兴奋地大喊大叫:“国公爷保证了,赢定了,能回家了”没有人怀疑过义州兵会失败,因为他们对张恪太有信心了,国公爷才不会让大家失望。

张恪出兵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远在沈阳的皇太极,整个冬天,皇太极都处在极度的煎熬之中,张海川和毛文龙不断出兵袭扰,杀戮手下的部民,偏偏张恪大军引而不发,他又没法放手去解决该死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