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61(2 / 2)

自古以来,哪有如此荒唐的遗诏

竟然让司礼监和阁老一起辅政,让太监做顾命大臣,还放在群臣前面。别忘了朱元璋可是定下祖制,太监不得干政。虽然老朱同志也没有严格遵守自己的规定,但是把太监提到顾命大臣的地位,还从没有过,这不是让大明重演汉唐的悲剧吗

至于让张恪领兵去西南平叛,明摆着是把他赶出权力中心,日后朝堂只有魏忠贤一个霸主。大家伙的目光唰地都落在张恪身上,盼望着安东王能够雄起,对抗浊流。

哪知道张恪跪在地上,泪水涌动,哭拜于地:“臣领旨”

魏忠贤看着张恪,突然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急忙说道:“还请陛下不要悲伤过度,老奴还要操持圣上小殓,暂且告退。”

魏忠贤一走,朱由检就像是要吃人一般,冲着张恪,低声咆哮道:“为什么,为什么”

“陛下,臣之一切,都是为了皇上”张恪坦然说道。

第五百二十三章巅峰对决之奇兵

天启死后将近两天时间,宫里终于白帆飘扬,哭声一片。而在这之前,未来的皇帝朱由检已经忧伤过度,退到偏殿休息。朱由检走了差不多一刻钟,安东王张恪和九千岁耳语几句,也走进了偏殿。

“为什么”

朱由检第一句话就劈头盖脸问道,他实在是想不明白,魏忠贤假传遗诏,破坏祖制,大权独揽,这些张恪可以不在乎,可是在遗诏之中,竟然把张恪赶到西南去平叛,堂堂安东王,手握重兵的第一功臣,竟然轻易屈服在阉竖的面前,简直滑稽透顶

或许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张恪和魏忠贤勾结起来,根本是在唱双簧,哄骗自己,想要把自己变成傀儡皇帝,甚至连皇兄都不如

人的性格和早年经历有着绝对关系,朱由检的爹是悲催的光宗朱常洛,当爹尚且不能自保,何况当儿子的。

好不容易盼到父兄相继当皇帝,可是又赶上凶悍的九千岁把持朝政,可以说从懂事的那天起,朱由检就活在战战兢兢之中。

在这种环境之中,人往往容易多疑,偏听偏信,自卑又自负,看不清自己,有强烈的企图心,但是又不会把握分寸

性格上的弱点在朱由检执政的十七年暴露无遗,直接将大明和他自己送上了绝路。眼下他就对张恪起了疑心,而且怀疑像是野草一般,疯狂滋长,不可抑制。

“安东王,孤把江山性命托付给你,你就是这么报答孤吗”

面对着暴怒的叱问,张恪颇有些唾面自干的架势,从桌案上拿起一杯茶,仰脖喝干了。

朱由检眼珠子几乎掉下来,自从进宫之后。他哭得嗓子冒烟,却连一点水都不敢喝,生怕遭了暗害,步天启的后尘,张恪竟敢大大方方喝水,莫非他真的和魏忠贤搅在一起

“呵呵,陛下,您恐怕还不敢喝水吧,请陛下放心,宫中自有忠义之士。司礼监的张公公和洪公公早就安排了人手。您看这些茶杯没有,凡是杯口有细小的绿线,就能放心喝,若是没有,就不知道了。“

朱由检一听,急忙端起面前的茶杯,仔细观看,果然在杯口龙飞凤舞的地方,有一道极细极小的绿线。看到这里。朱由检慌乱的心突然安静不少。

“安东王,你,你是说宫里有咱们的人”

张恪点头道:“陛下,若是宫里没有人。微臣就算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带陛下进来。”

每一次打仗之前,张恪都会让参谋反复推演,改朝换代比打仗还要凶险一万倍。张恪岂能不做好万全准备。

只不过他对朱由检也撒了谎,那些暗中保护张恪和朱由检的太监和宫女可不是张晔安排的。

早在天启登基的时候,张恪就知道老魏一定会掌权。内廷肯定要大肆招收太监。因此张恪就提前派人,收养了一大批的无名白。

所谓无名白就是切了一刀而没有被宫中选中的倒霉蛋。后世对太监贬低到了无可附加的程度,实际有太监的时候,这还是一份铁饭碗,只要进宫就不愁吃喝,稍微混得好点,可以到处当监军、矿监、税监、河道、织造等等,要是祖坟冒青烟,进了司礼监,简直可以和大学士比肩。

很多走投无路的人没有葵花宝典的诱惑,毅然割一刀准备等着宫中选人。可是宫里十万太监,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结果就产生了一大帮无处可去的无名白。

张恪安排人手,暗中供应这帮人,等着老魏掌权,内廷补充血液的时候,全都送进了宫。

眼下宫里至少有两三千这样的小太监,他们地位不高,但是胜在耳目灵通,和宫外时刻保持联系。

魏忠贤封闭紫禁城,能挡得住满朝公卿大臣,唯独挡不住张恪的眼睛,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惜命的安东王也不会一头扎进来,当忠臣孝子。

朱由检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既然宫中有人,为何魏忠贤倒行逆施,安东王不能愤然一击,匡扶社稷呢”

张恪深施一礼,说道:“陛下,能匡正社稷,重整乾坤的只有您一人而已关口最急迫的就是让陛下尽快登基,成为九五至尊。魏阉矫诏也好,夺权也好,甚至贬斥微臣,全都不值一提,只要您登上了皇位,微臣哪怕受再多的委屈都无所谓。陛下,您可别忘了,此时紫禁城还被封锁着呢”

说到动情之中,张恪眼圈发红,泪水涌动,胸膛一起一伏,极为激动。

比张恪更激动的却是朱由检,他刚刚还在疑心张恪,听到这一番解释,顿时满天云彩都散了,剩下的只有感动。

没错,魏忠贤掌控着紫禁城,和他闹翻了,有性命之忧,甚至会影响登基。

张恪异乎寻常的顺从,都是为了保证朱由检的安全,为了他能够顺利登基,甚至连被赶到西南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古往今来,有哪位忠臣能做到这个地步

以前还听信一些传言,说张恪有不臣之心,试问如此替皇家着想的大臣,能是奸贼吗

朱由检倒地年轻,感到自己误会张恪,顿时眼中泪水涌动,哭了鼻子。

“安东王,你一片忠心,朕都看在眼里,可是照着眼前的情形,魏忠贤尽数把持内外大权,甚至把你也贬斥了。朕落到他的手里,岂不是傀儡皇帝,连性命都保不住吗如此,朕做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滋味啊”

“呵呵,陛下不必担忧。”张恪瞬间变成了那个运筹帷幄的三军统帅。

“魏忠贤不过区区阉竖,作恶多端,岂能服众宫里宫外,有多少忠良之人都不会允许他祸乱朝纲。只要陛下暂时顺从魏阉,哄骗他解除戒严,让群臣能够面见陛下,内外沟通,到时候一举拿下魏阉,弹指之间。”

张恪说的轻松,可是朱由检早就满脑子都是魏忠贤权势无双,爪牙众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