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79(2 / 2)

在场所有百姓都吃了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模好样,蒙古人抢走了东西,怎么会给王大宁呢,这不是开玩笑吗

没有一个百姓愿意相信,议论纷纷,甚至觉得是朝廷在忽悠大家伙。王大善人多好的一个人,他怎么会做违法的事情

相比恶名昭著,信用全无的朝廷,大家伙宁愿意相信同为老乡的王大宁。

看着大家伙群情激奋的模样,小吏暗暗一笑,别看他官职不大,可是经验丰富。他就是张恪第一批在东南招募的书生,如今已经是八品官。

别看只有八品,但是他原本可是考了十年,连个童生都没有考上,根本没有当官的资格。到了辽东之后,凭着工作踏实认真,几年时间,爬到了八品官,如今义州兵掌控了宣大,如果做得好。完全能冲到县令一级。

安东王早就说了,唯才是举,考中进士又如何,王爷要的都是能干事的人

小吏信心十足,等着大家吵了半天,才缓缓笑道:“大家伙可能不相信,其实我也不信堂堂大明,竟会出现勾结鞑虏,残害同胞的丧心病狂之徒,可是我仔细想了想。却又不能不信。”

“大家请听我说,草原之上,鞑虏除了牛羊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物产。他们频频抢掠,甚至只是为了锅碗瓢盆,被褥衣服,想必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那他们抢到手的金银细软有什么用吗不能吃不能喝,除了少数被鞑虏的贵胄拿去享用,其他的都是一堆废物。如果我是鞑子会怎么办呢。很简单,就是把这些东西交给某些商人,让他们带到大明,换成粮食物资。在运回来”

小吏口齿清晰,言语直白,大家渐渐听懂了。也陷入了沉思,难道真有大明的商人会利欲熏心。帮着蒙古人销赃

大家还有些不信,这时候小吏一摆手,有士兵捧过来几个箱子。放在了大家的面前。

“大家伙都看看吧,这是我们在王大宁家中搜到的往来书信。”

一听这话,众人吃惊非小,有几个识字的书生挤到前面,拿起书信,看着看着,竟然读了出来。

“前番货物已经运至江南,出售后得银一万三千两,为台吉购置锦缎一百匹,官窑瓷器二百件,令奉送美女一名”

“今有军粮二万石,送至平虏卫,台吉可择机动手,抢到之时,还请支付白银三千两”

翻开这些书信,无一例外,不是向蒙古人出卖情报,就是帮着蒙古人销赃购买物资,一直盘旋在大家心中的疑惑终于渐渐解开了。

蒙古人也不是神仙下凡,为什么他们能一抓一个准儿,每次抢劫都满载而归。以往只知道是朝廷无能,官兵饭桶。如今再一看,竟然是有人暗中通风报信,把情报出卖给了鞑子

不光出卖给鞑子,甚至帮着鞑子销赃,把抢掠的金银财宝变成粮食、食盐、兵器,再卖给蒙古人,支持他们继续抢掠。

这生意做得值啊,每一次至少几千两,上万两的赚头,可是在白花花的银子背后,是多少人的血泪,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花这样的钱,难道夜里不会吓醒吗

怪不得王大宁四处施舍,修桥补路,积累了好名声,感情他是怕下地狱吧

最可恨的就是大家伙,怎么就瞎了眼睛,竟然相信他是一个大善人,实在是太讽刺了

“杀”

“杀”

“杀”

一个百姓带头喊起来,其他人都跟着,大家神情狰狞,目露凶光,恨不得把王大宁抓到眼前,生吞活嚼了。

“乡亲们,大家请想想,做这种缺德生意,挣丧尽天良的昧心钱,难道只是王大宁一个人吗我以为不然,如今安东王和卢总督,还有张中丞都下了严令,要顺藤摸瓜,查清楚究竟还有多少人牵连其中。”

“在此,正好提醒大家伙,你们凡是能提供不法商人的线索,朝廷都会厚赏大家伙。另外找出这样的商人,也是帮咱们自己,谁知道什么时候鞑子又会杀来,到时候倒霉的可能就是在场的诸位,大家都要想清楚,都要和身边的人好好说说,千万不能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一个百姓或许就是蝼蚁,可以不用在乎,但是一旦把万千百姓都动员起来,那个力量就不可小视。

更何况还有丰厚的赏银,最多可以达到十万两。一夜之间,陡然而富,简直比中彩票还容易。

终于有人向朝廷主动举报,说他们就充当过车夫,帮着某些商人运送货物,都是送到长城一线,甚至要送到塞外。

消息送到了张宗衡手里,他也不客气了,直接下令,先把涉及其中的王大宇和翟家给封了。

两大晋商佼佼者,一起被抄家,就像是一枚超级炸弹,落到了所有人的头上。如果照这个趋势走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所有人都一网打尽。

作为实力最雄厚的晋商,范永斗再也坐不住了。

他们以往惯用的手段,比如重金贿赂,张恪比他们还有钱,鼓动言官告黑状,可惜崇祯信任张恪,至于发动老百姓,别开玩笑了,张恪正用老百姓对付他们呢

现而今,唯一的招数就是指望着蒙古人了,只是可惜,怎么就一点动静都没有

范永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而他不知道,就在茫茫草原之上,一支人马正在快速向大同杀来。

为首之人正是林丹汗,在他的旁边,还有个年轻的汉人紧紧跟随。

“大汗,这次白莲教众都会乘机而动,帮着大汗彻底消灭张恪的。”萧旭一脸谄媚地说道。

s:昨天晚上突然急性肠炎,上吐下泻的,昏昏沉沉,九点就睡了,对不住大家伙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来袭

自从建奴被消灭之后,整个塞外的情况为之一变。

内喀尔喀五部,兀良哈部,东土默特部,嫩科尔沁部等等全都归附大明,准确的说是归附义州兵,成了义州兵的屏障和附属。

靠着利润丰厚的羊毛贸易,这些部落越发兴旺富庶起来,而且靠着义州兵的支持,他们的军力也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比如炒花部甚至有一半的士兵装备了火铳,还有数百门大炮。

如此大规模武装蒙古人,很多将领都提出了质疑,这岂不是太阿倒持,一旦蒙古人心生歹念,背叛了义州兵,岂不是养了白眼狼吗

对此张恪给出了解决办法,首先就是火器可以卖,但是火药和开花弹却严格控制,基本上只够蒙古人打一场大战的,让他们没有和义州兵翻脸的本钱,同时一旦打仗,就要向明军采购军火,又是一笔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