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福浑身一震,急忙下令准备。
没有多大一会儿,远处出现了一大队的士兵,甩出好远,看样子少说也有万八千人,在队伍中间,有不少马车牛车,还有好多女眷哭哭啼啼,两边的士兵不时伸出黑漆漆的爪子,占点便宜。
为首的是一位中年汉子,满脸的络腮胡,眼珠子特别突出,凶光四射,手里握着马鞭,颇为得意。
“这回我们弄了一万三千石粮食,加上阜阳的存粮,足够吃几个月的,就算是张恪派兵过来,老子也能和他周旋到底,我倒要看看义州兵有什么厉害。”
“大统领圣明,听说张恪的人马已经过了徐州,进入淮安境内,要不了多久,就该杀过来了,您就能大显身手了。”
“呵呵呵,高迎祥和闯瞎子都是胆小鬼,不敢硬碰硬,我就不怕。就算打输了又如何,大不了跑了,没几个月,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张献忠正在高声大笑,突然远处树林中雀鸟乱飞,士兵们一愣,有的人就拉住了战马,就在此时,突然响起一声枪响。
啪
声音划破天际,突然从两旁的树丛中飞出无数的神火飞鸦,拖着尾炎,向张献忠的人马砸了过来。
“不好”
张献忠也顾不得想是谁安排的人马,他转身就跑,身边的亲信护卫着,没跑出多远,后面爆炸声连绵不绝,火光冲天,无数士兵淹没在弹片和硝烟之中,人仰马翻,爹妈乱叫,别提多惨了。
就连张献忠都觉得肩头一痛,用手一捂,鲜血就涌出来了。
“大统领,您怎么了”
“我没事,快走”
手下人保护着张献忠就想逃命,可是四周枪声响起,子弹如雨,纷纷落在这些士兵身上,流寇的装备之差,比起官军还有天壤之别,面对犀利的子弹,只要集中,就是死路一条。眼看着割麦子一样,成片成片的倒在地上。
被他们裹挟来的百姓本来就不情不愿,听到枪声之后,更是吓得到处乱窜,把队伍全都捣乱了。
“该死,杀,把他们都杀了”
张献忠拼命吆喝着,可是他心里却清楚,起兵这几年,从没见过如此犀利的武器。在他的脑中立刻闪过三个字:义州兵
张恪,你个混蛋,人马不是还在淮安吗,怎么跑到这来了
此时谁也没心思给张献忠解惑了,只能听到枪声越来越密集,士兵越过麦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
霎时间张献忠就成了网中之鱼,眼看着就要被收到网里。
“这边有缺口”
部下惊喜的喊声提醒了张献忠,果然包围圈有个二十几丈的缺口,赶快跑吧
张献忠一马当先,后面的人紧紧跟随,果然冲出了缺口,逃出生天的滋味涌上心头。后面还是枪炮隆隆,想来那些弟兄是完了。
“早晚都是死,死就死了吧”
张献忠只觉得肩头疼痛难忍,调转马头,没等他跑,对面有一道干涸的水沟,从里面探出几十条黑乎乎枪声,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张献忠淹没在了硝烟之中
第五百九十章发现
张献忠死了,短命的大西政权也不会出现了,不管他是不是真正屠杀了四川无数百姓,他都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几十条枪一起攒射,子弹不停击穿身体,带着大块的肉飞出好远,地上只剩下一个马蜂窝。
那些随行的士兵见张献忠死的不能再死了,顿时哇的一声,都做了鸟兽散,转身就跑。可是后面的枪声不绝于耳,他们纷纷扑倒,死在了茫茫的麦田之间,鲜血顺着沟渠,流的到处都是,天空中弥漫着一股子血腥气。
乔福迈着大步,来到了张献忠的尸体前面,仔细看了看,只有脑袋还算完整,一条胳膊都打飞了,就连胯下的战马都打得千疮百孔,已经死透了。
“呸”
啐了一口,乔福骂道:“就凭你这个德行,还想和王爷平分天下,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变的来人,把他的头砍下来,立刻快马送到京城。”
士兵急忙答应,砍下了张献忠的脑袋,放在木匣中,撒上了一些生石灰,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向京城送去。
当报捷的士兵到了京城,已经是七天之后的事情了。
“大捷,大捷啊”
“焚烧皇陵的罪魁祸首,张献忠被打死了”
“巨寇死了,祖宗在天之灵能安慰了”
一路跑,一路大喊,所过之处,百姓都欢呼起来。在他们朴素的想法里,皇帝是永远不会错的,敢反叛皇帝的,全都该死
捷报一直传到了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手里,刚刚上任,就得到了这么个大礼包,陈新甲简直高兴地无可无不可。
他生怕有假,让人把人头拿过来。仔细查验。义州兵做事一贯小心,乔福特意命人把兵符印信,往来书信都送过来,作证张献忠的身份。
再三检查之后,没有问题,陈新甲激动的浑身乱颤,一转头就往外面跑,没有多大一会儿,又跑回来,把报捷的文书忘下了
堂堂的兵部尚书。弄到了这个程度,其实不怪陈新甲,而是张献忠死得太,太及时了
凤阳失守,祖陵震动,崇祯不得不跑到太庙请罪,哭得一个死去活来,咬牙切齿,要给祖宗报仇。
偏偏这个时候。就把张献忠的脑袋送来了,姑且算是罪魁祸首,至少崇祯能和列祖列宗交代了。
皇帝得到安慰,能顺心如意。这个功劳还小吗
一路气喘吁吁,赶到了皇宫,可是出乎陈新甲意料,崇祯已经提前知道了消息。大学士温体仁正坐在崇祯的对面。君臣高谈阔论。
“启奏陛下,献贼授首,南直隶定然稳如泰山。可以让总兵乔福调兵向河南进发。用义州兵当前锋,流寇定然望影而逃。再加上杨部堂运筹帷幄,指挥十面埋伏,其他的流贼定然没法长久。”
“嗯,温阁老老成持重,谋国有方啊。”崇祯赞许说道,这位皇帝的性子有些猫一阵狗一阵,若是看得顺眼,怎么都成,若是不顺眼,就算做的对了,也少不得掉脑袋。
此时温体仁就对了皇帝的眼,崇祯叹口气,“温阁老,刚刚张恪又向朕上书,请求增加饷银一百万两,粮食二百万石,用以安抚百姓,另外还要准许就地征用田地,安置俘虏的流寇。算起来,数额惊人,户部的情况爱卿知道,早就空虚了,朕的內帑也所剩无几。偏偏东南的漕粮运不上来,京中百万户口缺粮,朕,朕拿什么给他们啊”
温体仁一听,慌忙站起,急忙说道:“陛下,臣斗胆言之,将士立功,就应该犒赏,更何况是击毙了张献忠这等大功,若是不赏,只怕其他人也会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