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03(2 / 2)

“那接下来呢”

张羽珍咬了咬嘴唇,灵动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说道:“王爷,您这么干,肯定会让士绅忌惮,甚至联合起来反对您。”

“你觉得本王不该分配”

“不,要分您就该彻底的分,区区一百万的百姓,江南有多少闲汉,中原又有多少流民。听说有田地,他们一定都涌进来,要是准备不充分,分田有什么意义只会惹来一身的麻烦,不如不做。”

面对质疑,张恪非但没有生气,还深以为然。

“果然好见识,本王原本也打算一下子做绝,只是眼下还有别的选择,我还有回旋的余地。”

张羽珍眨眨眼睛,傻愣愣问道:“王爷,您是能变出土地,还是变没了人丁啊”小姑娘虽然聪明,可是对海外的情况却没有多少了解。

最多知道张恪抢占了倭国的一个岛,可是据说那里也是穷山恶水,安置不了多少移民的,至于琉球,就更小的可怜了,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哪里能容纳几百万的移民。

看着小丫头愁眉苦脸的样子,张恪则是胸有成竹意有所指道:

“等着瞧吧,很快就有两个南直隶这么大的土地要落到本王的手里了。而且还告诉姑娘,这两块地方土地之肥沃,物产的丰饶,还在江南之上。”

自从松江开海之后,围绕着市舶司所在地,迅速崛起了一座县城,那就是上海。这座城市从出现的第一刻起,就是一个奇迹

仿佛是吹气球一般,每一天都在扩张之中,不断有新的街区建立起来,不断有外来移民涌入,不光是国内各省,就连外国商人都聚集了上万人。街道之上,各色人种,摩肩接踵,都在这块土地上寻找着财富,实现着梦想。

两年前,按照张恪的授意,邓文通组建了华夏度支行,也就是中枢银行,从那一刻开始,各种衙门军队的用银都要存入专门账户,每一笔动向都逃不过监督。

并且度支行享有专门的发行银元和银票的权力,从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度支行彻底成了金融交易的中心,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终于有了统一的规则。

商贸交易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金银,铜钱,银元,币值起伏不断,稍微失误,就可能由赚钱变成赔钱。

外商不清楚状况,尤其如此,可是有了度支行之后,一切都不用担心,外来的金银送进度支行,由度支行开出票据,到了哪里,都能进行交易,童叟无欺。

正因为如此,才有越来越多的外商入驻,而且金融稳定之后,还促使商人着眼长久的投资。

光靠着四处贩运不光疲劳无比,而且还可能遇上没货的情况。

干脆就自己建造作坊,按照外商的要求,生产他们喜欢的瓷器,丝绸,按照他们的口味生产茶叶。

松江迅速从贸易中心,上升成了金融中心,生产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运出运进。从码头,到工厂作坊,大量的产业工人出现,作坊的产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又大力催生商船的需求。

光是松江一府,就有十几处船厂,昼夜不停地进行着生产。

大量的船只下饺子一般,充实到了海上商队中间。

别看只是商船,可全都备有武装,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所谓的大航海时代,其实就是大海盗时代。每一条海上航行的船只都要经历抢与被抢的过程,丛林法则同样适用海上。

江南船厂的船只普遍在一千吨以下,有四个桅杆,采用较低的舰首,修长的船身,便于在海浪之中穿行,有还不错的适航能力,还有装填更多货物。

同时大型的商船都会配属三四十门火炮,遇到寻常的海盗,直接就被轰到了海底,根本不给靠近的机会。

明汝新站在岸边,举目眺望,十几艘船只在一个月之内,都会下水,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下饺子。

从抢夺了九州岛开始,就进行了海上暴兵的行动。

旅顺船厂积累最雄厚,主要建造千吨以上的大型战舰。而天津船厂是张恪亲自督促,建造的是各型军舰,还有补给船只。

至于江南,则是放开了商人资本进入,建造商船。当然只要需要,商船可以迅速转变成战船,甚至海商和水手也能摇身一变,成为海军。

放眼望去,船只遮天蔽日,简直数之不尽。邓文通陪着明汝新一起巡视,他感叹地笑道:“这一年多永贞把从盐商家族查抄的银子八成都投到了水军。何止是这些船只,从闽浙招募了五万名水手和士兵,又在松江建立了火炮工厂,囤积的粮草军需更是数之不尽。”

邓文通如数家珍地说着,明汝新额头渐渐冒出了汗水。如果把这些钱都用在陆军上面,扩充二三十万人,就像玩一样,如今都落在了海军身上,这是信任,也是压力

“邓大人,请你转告王爷,卑职此去,不灭红毛夷,不拿下吕宋岛,决不收兵”明汝新掷地有声地说道。

第五百九十三章接战

崇祯六年的四月,安东王张恪,琉球总督崔呈秀共同下令,抽调各型战船五百艘,水手两万人,步兵一万五千人,外加运送粮草辎重的商船若干,浩浩荡荡,向着台湾进发。

自从郑和下西洋之后,东方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庞大的舰队,当海军在崇明和舟山等地集结,白帆遮蔽了海面的时候。经过的海外船只,甲板上都站满了人员,他们伸长了脖子,翘首巴望,连眨一下眼睛都舍不得,瞪得眼睛发酸流泪。

每当看到一艘庞然大物的时候,就会传来一声声不可思议的赞叹,好大的船啊简直就是海上的城堡,明人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不只是会织丝绸,会烧瓷器,怎么一夜之间就会造船了,而且还建造的这么巨大

讨论的越来越多,尘封的记忆渐渐打开,他们总算是想了起来,就在他们还没有做征服世界的时候,这个庞大帝国就曾经派出成百上千艘的船只,载着精美的特产,航行的足迹遍及世界,数不清的使节搭载着船只,来到了天朝上国的土地。

前所未有的繁荣,如同天上一般的国度,傲视天下,领袖世间

一度很多西洋人都以为那是一个传说,如果明人真有那样的壮举,为什么如今连一艘像样的战船都没有,一定是在吹牛,一定的

当舰队集结的一刹那,他们终于明白了,那不是传说,这个帝国只是暂时休息,眼下就是他们重新清醒的时候,庞大的东方国度也要加入到海洋争霸的序列。

他们是会向以往那样,只是友好的交流,还是会学着西方人高高举起屠刀。谁都没有把握,只是希望明军的目标不是自己

但是他们也清楚,当一头庞然大物开始奔跑的时候,那些小动物都要小心了,光是带起来的风,就能把他们送上天,摔成肉饼。

很不幸,中国就有这种力量

作为这一次的统帅,明汝新可没有太多的念头,他只想打赢这一仗去年的时候。老船主李旦还说要和他一起远征,打下广袤的疆土,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