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看明白了,想让张恪相忍为国,多提朝廷考虑,对出点血,少要点好处,那是完全不可能。更关键的是张恪已经有了这个实力。
不用别的地方,光是一个天津,在张恪手上,几年的时间就成了北方的航运中心,大量的南方货物通过天津运往京师和辽东,北方的货物也从天津南下。人员和货物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过来。天津的人口短短几年,膨胀了三倍之多。
如此治理地方的手段,放眼整个大明,也是绝无仅有。
温体仁也彻底明白了,难怪那些年轻的书生和官员都死命的拥护张恪。如果他能年轻二十岁,说不定也会追随张恪背后,毕竟在他手下看到的是希望,而朝廷的治下,有的只是绝望。
事到如今,张恪是摆明了车马炮,最大的问题就剩下崇祯了。
如果把张恪的条件告诉崇祯,可以想象,这位皇帝一定暴怒发疯,甚至把张恪当成乱臣贼子,下诏讨贼。
可是朝廷还有能力对付张恪吗
面对这个糟糕的局面,温体仁脑袋都要裂开了。首辅大人只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顶着通红的眼珠,急匆匆回了京城。
“王爷,我看崇祯不会低头的。”身为张恪的老同学,兼任王府民政使的沈岳一边剥着橘子皮,一边大口吃着。
“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错,老朱你也来一个。”
朱庆斌摇摇头,苦笑道:“我可没有你心大,眼下可是关键时刻,如果崇祯同意了,永贞把一切大权都握在手里,就算是当年的曹操也没法比啊”
沈岳嘿嘿一笑,“你几时见过从猴嘴里掉过枣,别说崇祯不答应,就算是内阁六部,还有司礼监的那些大铛,他们谁愿意把权力让出来”
京城的衮衮诸公,可以杀了他们,却没法劝着他们交出权力,人性如此,改不了了
沈岳突然贼兮兮说道:“王爷,要不干脆你出兵打下京城算了,省的这么麻烦。”
“胡说八道”张恪顿时瞪圆了眼睛,怒道:“本王可是大明的忠臣,你千万不要害我”
鬼才信呢
沈岳一脸怀疑地盯着张恪,仿佛想要从他眼睛里看出一点端倪,找到他什么时候下手的证据,可是看了好半晌,愣是一无所获。
“不用看了,过不了几天,咱们的皇上就会下旨,到时候还要两位老兄帮忙,咱们一同把流寇灭了。”
沈岳和朱庆斌虽然摸不透张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却对张恪有着强烈信心,纷纷告辞去休息了。
接下来的几天之中,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
先是流寇扒开黄河,水淹开封,开封的周王还算明白事,他拿出王府的金银犒赏三军,稳定民心,勉强撑住了,可是也心力交瘁,没几天周王病死。
就在周王死的同时,山东突然出现一股流寇,突袭济南,毙杀鲁王,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流寇冲进了曲阜,杀死了衍圣公族人数百名
圣人之乡竟然惨遭涂炭,天下的读书人好像被刨祖坟,消息传到了京城,无数士子哭着到了午朝门外,哀痛之声,传入九重深宫。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条件不能答应
崇祯强忍着满腔怒火,咬着牙说道:“传朕旨意,加封张恪为东王,节制天下诸军,立刻起兵剿匪”
第六百零三章战开封
东王
岂不是杨秀清的封号,不算吉利啊
张恪微微一笑,他倒不怎么在乎什么名号,号令天下靠的是他手下的百战精兵,靠的是无人能敌的财富,至于爵位么,对于有志皇位的人来说,除非坐上龙椅,绝对不会满足的。
接下了圣旨之后,张恪立刻召集手下文武,到了王府议事厅。
此时除了那些在海外的,还有草原的驻军之外,义州兵上下,有点分量的赶了过来。值得一提的是洪敷敎,王化贞,李之藻,杨廷筠等老一辈儿的也都赶来了。
张恪对他们都极为尊重,洪敷敎是自己的老师,王化贞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至于李之藻和杨廷筠这些年则是尽心尽力,替张恪招揽人才,宣讲心学,传播西学,功劳非常大。
另外诸如唐毕,王多闻,熊辉,邓文通,张国臣等人,在加上以乔福,岳子轩,刘少卿,马如峰,马彪等人领军的武将,黑压压的坐满了大厅,一直延伸到了门外。
看这个架势,真有一点天下英雄,尽在手中的感觉。
张恪不由得雄心万丈,豪气冲天。
“杜擎。”
“卑职在。”
“嗯,你先说说,咱们眼下有多少家底儿,又能拿出多少力量,对付流寇。”
“是”杜擎胸膛挺起,脸膛放光。这几年的时间,义州兵打仗少了,可是一点没有放松发展力量,兵力的膨胀速度更是惊人。
如今张恪掌控的地区包括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天津,向南有山东。南直隶,浙江一带。
不算投放在海外的兵力,张恪手上有人马超过二十五万,还有大批的民兵。这些大军之中,有七万人马要留在北线,应付草原方向,其他的分散驻扎各地,直接用来剿贼的有十万马步精兵。
另外还能调遣三十万民夫,加上几十万的骡马,车辆。舟船,作为后勤支援。
这是兵力方面,至于财力,张恪同样不用担心,邓文通已经发行了三千万的债券,不到半个月已经售出一千五百万。
唯一值得担忧的就是粮食,不过好在这几年天气渐渐回暖,冰河期似乎开始过去了。辽东连年丰收,从原本的拖油瓶变成了大粮仓。另外无论是海外,还是东南,都能弄到粮食。
各方回报之后,张恪欣然发现完全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既然大家都做好了准备。那本王就说一下用兵的重点,大家伙一定记清楚,我们要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三分战。七分抚,以安民为先,分田分地。同时还要注意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