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5节(2 / 2)

“……说是厂家,其实就是小作坊,拿了国营厂出的布,然后照着港城那边的样式来做衣服,价格又不像正宗港城服装那么贵,倒是很受欢迎。”

闻自尧一边带着富贵哥和乔应年去看了几家服装“厂”的产品,一边又拿出新采购的几只电子表给两人看:“原来没去打探这些,还真不知道里头猫腻这么多!”

原来这些小电器也分几种,一种是港城来的水货,相对质量最好,价格相对便宜;另一种则是正路进来的港货,质量也不错,价格略贵;还有的则是这边的作坊和厂家,悄悄山寨,仿冒的水货,价次质更次,有些电子表甚至就是样子货,买了那才真叫坑爹。

他边摇头,边给富贵哥他们详细说道。

身上有钱,脑袋里又有知识,这些天做了这么多有目的的市场调研,闻自尧的精气神都和刚去京城时完全不同了,自信地侃侃而谈,言之有物,再也没有了那种表面开朗却掩不住暗底下自卑的模样。

“小闻你这个经济果然没白学,厉害厉害!好,就听你的。”

曹富贵大力夸赞小乔引介的室友,一边眼睛瞪得溜圆,四处看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品,虽然政策还没开放,但州城确实比京城那边经济活动更为活跃。

有热情的“先锋官”兼翻译小闻同志一道,和厂家谈价钱就方便了许多,只是货物运输不便,要是大量定货也没办法订到车皮,只能先把看中的货物先每种订了几样。

等初步交易完成后,乔应年不动声色地送走了劳苦功高的蚊子,又借了他几百元钱,让他自己也进点货。转回厂子里,就见富贵哥已经卷着舌头,讲着“知唔知”,又跟人家买了一堆的货,指定送到他们预先定的库房中,□□。

乔应年嘴角轻轻翘起,帮着阿哥又奔忙十几家,花光了兜里一大半的钱。

“……哎妈呀,累死我了!”

跑了一圈厂子作坊和黑市,等到回招待所,天都擦黑了,曹富贵这才觉着浑身酸痛,累得半死。

“这弯腰捡钱,特娘的也是个苦活啊!”

富贵哥深沉地感慨,比起京城里那些商品的价格,这里的货源又多,价格简直便宜得令人发指,以京城生活物资短缺的状况来看,这些货只要运回去,几乎就是沙漠里洒壶水,转眼就能被人民群众饥渴的需求给吸得精光。

这不是捡钱还能是什么?

在州城悄悄分头收了十几天的货,曹富贵把自家炼庐的空地都给塞得半满,要不是钱实在不够了,他还真想再买上一堆。

和闻子尧约定了八月二十日一起回京,闲下来的曹家夫夫两人一道在州城好好逛了逛,甚至连封锁的对岸也眺望了一下。

曹富贵搂着自家高壮媳妇的肩膀,特地买了只海鸥照像机,美滋滋地请照像店的师傅跟了两人一天,拍完了整整两卷胶片,可把那照像师傅给高兴又替他们肉痛。

哎呦!真是难得遇到这么暴发户的土包子。

曹富贵得意地欣赏着印出来照片,他富贵哥那是相当上照,还不显老!嘿嘿嘿!

瞧着照片里,自己身旁高大俊朗,嘴角噙着温柔笑意的小乔,他撇撇嘴,很是不甘。明明吃一样的东西,怎么这小子就越长越壮,气势惊人,自己就水嫩嫩的,说是小乔他弟都快有人信了。

哎!这莫非就是幸福的烦恼?曹富贵摇摇头,想起自家倒霉催的老祖宗,要是这延缓青春就是炼庐的副作用,那真是怪不得老祖宗他老人家“臣不密则失其身”了。

除了小商品,曹富贵在州城溜达了一圈,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州城里的印花“的确良卡几”布料零售要6元一米,还要3寸布票,而白“卡几”出厂只需要2元多一米,如果以公家的名义采购,甚至不需要布票,就算再加上印染的成本、运输等等成本,也就4元出零。

问题就在于,这玩意需要规模大,才能多赚钱,可规模一大,“投机倒把”这帽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扣上来,还有统购统销的政策问题……

曹富贵琢磨来琢磨去,不舍得错过这么好的商机,索性和小乔一道,去黑市卖了一堆炼庐里的农产品,拿着介绍信,以公社的名义,把人家国营xx厂里的白卡几全给收拢了。

春风即将吹起,他也得备点奋战的资源不是?

第114章生意

采购了人家厂里剩下的3千多米“白卡几”,还有一堆印糊的次品布,曹富贵和小乔兜里的钱几乎见底了,富贵哥又不舍得贱卖自家收藏的好东西和玉石,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和闻子尧一道踏上了北归的火车。自然,在小闻面前,他和小乔除了随身一点行李,其他的货品一件没带,都“托运”了。

闻自尧倒是大包小包带了一堆物品,不但有他“采购”的货品,还有他家里亲人为他准备的衣物和特产。他虽然有了乔应年的贷款,但是现今政策不明,到底还是没敢多买,生怕惹上什么麻烦,丢了自己前途无量的北平大学学子身份。

等到富贵哥回到京城,他手下直属的分销商、零销商已经有三十多人,他索性把临时租放库存小商品的库房交付给黄胖和猢狲,由他们俩和捻子一起管理这些混混转行的下级“小商贩”,按着富贵哥给他们的成本和数量三天一报账。

再由富贵哥和小乔统计销售情况,以确定下次的进货计划。

富贵哥放手脱出了大半的事务,而黄胖和捻子一下子成了掌管近万元金额商品的管事,也兴奋得半夜都睡不着觉,至于猢狲这家伙十个手指的数都未必能算清楚,也就是用来给黄胖壮势,顺便监督捻子而已。

虽然知道京城市场的饥渴,但是能在短短半个月里把近万元的小商品给吃得精光,还是让曹富贵大吃一惊。

扣除了成本后,曹富贵在这笔转手倒卖生意上居然赚到了一万三千多元,他甚至还没拿出那一大批布料。

而他下面的无论是混混零售商,还是古老蔫这种二级批发商,都几乎赚到了一半以上的净利润。像捻子这样不但批发了一批货色销给狐朋狗友,自己还没日没夜地跑零售,能说会吹又肯苦干,这一单他一个人竟然赚到了一千三百多元!

钱是英雄胆,更是男人腰。

有了钱,这帮子原本让人看不起,自己其实也不怎么看得起自己的混混顽主们,瞅着富贵哥就跟公牛见着飘摇的红布似的,眼珠都红了,粗气直喘,要不是边上“狼哥”目露凶光盯着,真是恨不得冲上来拎着贵哥的领脖子摇——老大,快,快进货!

曹富贵被小弟们的激情感动了,他倒是也想再去进几趟货。可小打小闹悄悄卖货还好,要是这么一堆人都挤在几个邻近的区域里销售,不但动静大,还互相影响利润。但是要扩大销售区域,免不得就得走到别人的地盘上。

在金钱刺激下,有“狼哥”带领的,有组织、有纪律、有理想的销售军团,一路碾压,以德服人,讲了几个月的道理,把富贵哥的白药都耗了两炉子,终于把销售队伍扩展成了三级,个体零售人员足有一百二十几个。这还是富贵哥坚决要求控制人员,严守纪律,低调再低调的结果。

为了不让各地区批发销售的人员进进出出太显眼,曹富贵索性在京城其他几个区的商业中心附近又买了几套房子,用作临时批发点,有两个是不大的四合院,还有几套都是一般的民居。

自然也有几处租户纠缠,但现在生意要紧,分分钟几十块上下,曹富贵也懒得和那几个不识相的租客多说,胡萝卜大棒一齐下,又有几十个红眉毛绿眼睛的小弟时不时在附近转悠,很快就搞定了房产问题。

78年冬,贵哥召集了“精选”之后的黄胖、捻子、古老蔫等12个二级经销商,一起到东城主商街边新买的小楼里,收听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新闻广播。

当听到新闻播音员铿锵有力的声音播报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就算是早已从报上获悉消息的曹富贵,都忍不住激动得全身发颤。

他用力握了握小乔的手,一爪子重重拍在桌子上,眼珠子锃亮发光,咬牙切齿地低声喊道:“小的们,发财的好时机来了!”

如今已经完全转职为个体户小商贩的原混混们,也都两眼发直,在老大激情的话语中一脸憧憬,眼珠里都散发着金钱的光芒。

老大说得好啊!国家的大政方针虽然已经定下,但大船转舵总是缓慢而艰难的,在这种关键时刻,大伙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要以为赚俩钱就天下无敌了,别说公安,就是一个戴红箍的街道大妈都能追得你上天无路,下地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