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平开始了在上海的拜访之旅。
此时的国民政府还没有还都南京,南京城里只有一些打前锋的机构和人员,大佬们大多在上海,因此拜访起来格外的方便。
而张安平拜访时候询问的事情就一个:
国军能将东北的共军歼灭吗?
对于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是一致的口径:
区区共党,不足为患。
张安平记录了几十条国军优势论后,遂“坚定”了将军工产业在东北扩建的心思。
1月31日,腊月廿九。
政治协商会议落幕,达成了五项基本共识,整个中国似乎要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和平,而这一天,张安平也搭乘飞机,从上海直飞重庆。
在颠簸的飞机上,张安平写下了【军工产业构建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他依然将重庆地区和东北地区都作为了选择,唯一不同的是,他在计划中提出了担心的同时,又写下了一堆不同将领对东北局势共同的看法。
但他还是在这些看法的后面加了一句对东北不明确局势的担忧。
和张安平同机的戴春风看到张安平书写完的计划后,没好气的道:
“你啊,真的是固执。”
张安平则一本正经道:
“不是职部布置,而是这件事对党国来说无比重大,职部不敢轻慢。”
戴春风无言以对。
飞机降落到重庆后,张安平本打算暂不回家,先拖着戴春风去侍从室,但戴春风哭笑不得的道:
“明晚就是除夕了,好不容易过一个安生年,你觉得这时候去,有人能待见你吗?”
遂将张安平一脚踹走。
……
对国人来说,除夕就是年。
而今年的这个年,对历经了八年全面抗战的国人来说,尤为不同,虽然物价在飙涨,但每一家每一户,都尽可能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让家人过一个幸福的年。
毕竟,年好,一年就好。
也就是这一日,政治协商会议结束,达成了五项协定,五项协定的出炉,瞬间让举国沸腾起来——人们欢呼雀跃,认为联合政府在望,中国,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呵……”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安平呵笑一声,曾墨怡问道:
“安平,你不看好?”
“你忘了我在干什么吗?”
曾墨怡无言以对,她的丈夫,正在替国民政府部署军工产业——而这一路的绿灯所代表的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了。
她不解:“那为什么国民政府会通过政治协商会议达成五项协定?”
“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罢了。”
张安平冷笑,有些人面对美援,飘得忘乎所以了。
说白了,国民政府是过于迷信无力了。
“其实这样也好,国民政府既然要违背民意而掀起内战,那他们就得做好违背民意的代价!”
八年艰苦的全面抗战结束后,几乎所有的国人都希望和平的降临,这种思想不仅存在于民间,更是存在于国民政府、国军之中。
而那些顽固派为了一己之私而撕毁了双十协定、五项协定后,让这些期盼和平的人们愿望落空——当战场失利后,这些期盼和平的人们,做出了贴合他们本心的选择。
所以,才会有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带领着中国战胜了日本的国民政府被中国人所抛弃的一幕!
而这,也就是违背民意的代价。
可惜,这时候的国民政府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在为战略欺诈的成功而暗自高兴。
……
下午,年味越发的浓烈了。
张安平带领着希希和望望忙活着贴春联挂福字,父子三人其乐融融的时候,一群“不速之客”如约而至。
“老师!”
“老师!”
一声声的老师中,一个接一个的熟人出现在了张安平的面前。
上午军统进行了一次“统一思想”的动员会议,由戴春风亲自负责主持这一次的会议,而会议的核心就一个:
反共!
张安平作为坚定的反共派,再加上忙碌了许久,戴春风便没让他参加,其他人却一个不落的参会。
会议的规模很庞大——自抗战爆发后,军统中层最大的一次会议是张安平主持的【最后一战】的布置会。
彼时,大部分区站的负责人都到场了。
而这一次的会议,比之前的规模更大,各区站正副职悉数到场不说,就连各区站的中层骨干也悉数到场了。
下午会议结束后,参会的一些人一合计,达成了统一认识:
去找老师!
艰苦的抗战已经结束,国民政府内部进入了排排坐分果果的时代。
过去的东北区,清一色的张安平嫡系,于秀凝总览全局,后至的许忠义深入敌后依靠天赋技能展开“同化”,宫恕总揽行动力量,虽然艰苦而卓绝,但人心很齐。
可谓是苦中有乐。
但抗战结束以后,一切都变了。
在分果果的关键时候,张安平为军工产业而奔赴远走海外,东北区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军统局本部中的其他势力开始了对东北区的入侵,这小半年以来,东北区的一众人那叫一个憋屈啊。
这一次局本部召开统一思想会议,东北区的这些骨干一到重庆就找张安平报道,可惜张安平不在。
现在听闻张安平在家过年,像是游子的东北区众人说什么都得找主心骨。
于是,就有了出现在张家的这一幕。
许忠义、宫恕、陈明、于秀凝、顾雨菲、齐思远、余则成、左蓝……
张安平的学生们,不,准确的说是军统张系“二号家”的核心骨干,一个不落的出现在了张安平的面前。
特二区时期,张安平目光转向东北并开始“开荒”后,他手下的骨干们便开始分散。
于秀凝夫妇带着一票人去了东北,余则成则带着一票人去了昆明组建滇缅公路情报站。
滇缅公路封闭后,余则成等人悉数支援东北。
这就让东北成为了张安平的第二个“一亩三分地”,虽然他从未踏足过东北,但东北却是名副其实的张系的自留地,正儿八经的“二号家”。
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张安平就没怎么见过这些学生了。
【最后一战】布置会,东北区因为特殊的形势而未能派人参加,这战后的第一个年,被“发配”了数年的学生们,终于能回到重庆了——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一幕。
看着这些数年未见的学生,张安平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将手中的福字交给了懂事的望望后,张安平将居家好男人的气息悉数收敛,转瞬间恢复成为了那个在上海的无敌王牌。
只是,这一次他嘴里说出来的并不是命令,而是:
“这些年,你们……辛苦了!”
……
此时的张家极其的热闹。
在东北号称地下女王的于秀凝在厨房忙碌,五指不沾阳春水的顾雨霏和被余则成宠上天的左蓝打下手。
而在院子里,杀人如麻的宫恕和齐思远,“舞刀弄棒”的正在祸祸着鸡鸭鱼,顺便还歘歘歘的对整扇的猪肉下狠手——嗯,猪肉是一个叫丁三石的养猪户送来的。
余则成正在跟张贯夫对弈,陈明则抓耳挠腮的给余则成支招,完全没有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觉悟。许忠义站张贯夫身后当狗头军师,虽然棋技不咋样,但却哄得张贯夫非常开心。
王春莲和曾墨怡偶尔会出来为众人添茶倒水,但这些“小辈”却一个比一个机灵,好话更是一句接着一句,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些都是有眼色的小辈,浑然不知道这些人在东北那嘎达,一语可决无数人之生死。
至于主角张安平,依然老老实实的当着“孩子王”,偶尔还要被母亲王春莲一顿嫌弃,惹得学生们暗中各种偷笑。
王春莲原以为这个年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加入会无比的热闹,却不曾想这只是一个开始。
“老师!”
林楠笙携妻带子出现了。
陈明狗腿子似的跑去厨房:“秀凝,再多准备三副碗筷。”
“区座。”